原始察終名詞解釋是指探求事物發展的起源和結果。
成語出處:《史記·太史公自序》: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於茲,著十二本紀,既科條之矣。
終(拼音:zhōng)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兩頭打結的絲繩。本義指終端、末端,後詞義抽象化,指終止,或指最後、完成。由終止引申為人死,由結局引申為窮盡。
說文解字註
絿絲也。按,絿字恐誤,疑下文?字之訛,取其相屬也。《廣韻》雲:“終,極也,竆也,竟也。”其義皆當作冬。冬者,四時盡也,故其引申之義如此。俗分別冬為四時盡,終為極也、竆也、竟也,乃使冬失其引申之義,終失其本義矣。有?而後有?、冬,而後有終,此造字之先後也。其音義,則先有終之古文也。
康熙字典
古文:?、?、?、?、?、?、?、?、夂。
《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並音螽。《說文》:絿絲也。
又《玉篇》:極也,窮也。《集韻》:壹曰盡也。《易·系辭》:《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詩·大雅》:高朗令終。
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疏:歸其餘,分置於終末。言於終末乃置閏也。
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壹終,壹星終也。
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
又《前漢·刑法誌》:地方壹裏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裏,成十為終。
又姓。《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終葵氏。《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終黎氏。《前漢·終軍傳》:終軍,字子雲,濟南人也。
又《韻補》葉諸仍切。《周易·坤·文言》:以終葉成。
又《韻補》葉諸良切。陳琳《迷叠香賦》:竭歡慶於夙夜兮,雖幽翳而彌彰。事罔隆而不殺兮,亦無始而不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