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臟的意思

臟的意思

臟的意思:玷汙,不幹凈或不純潔的意思或指語言不文明,罵人。

臟,漢語壹級字,讀作臟(zāng或zàng),讀作zāng時字義是玷汙,不幹凈或不純潔的意思或指語言不文明,罵人。讀作zàng時字義的是指身體內部器官的總稱。

臟,部首:月。結構:左右。筆畫:10。筆順:撇、橫折鉤、橫、橫、點、橫、撇、橫、豎、橫。寫字技巧:左窄右寬。“月”窄長,端正,橫畫均勻。“莊”上橫稍短,撇畫舒展,橫畫均勻,豎畫正直。

康熙字典:《集韻》才浪切,音藏。腑也。《正字通》五臟也。《字匯》臟者,藏也。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魂獲於肺,誌藏於脾。《抱樸子·至理卷》破積聚於腑臟。又《正字通》亦作倉。《通雅》五倉,卽五藏也。

古通作“藏”

1、內臟。泛指體內器官。《素問·異法方宜論》:“臟寒生滿病。”《靈樞·病傳》:“淫邪泮衍,血脈傳溜,大氣入臟。”《素問·六節臟象論》:“凡此十壹臟,取決於膽也。”《素問·五臟別論》:“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

2、專指“藏精氣而不瀉”的臟器。如心、肝、脾、肺、腎。《素問·經脈別論》:“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素問·金匱真言論》:“言人身之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

3、指臟腑及其所屬經脈。《素問·經脈別論》:“太陽臟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余也。”又:“太陽臟何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