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嬲,是個方言字。《說文解字》不收,也不算俗字,而在溫州話中卻時有所聞,經常使用。因為溫州話是吳語的壹種次方言,嬲字壹直在溫州人的口語中世代相傳,只是有不少人不知道此為方言字罷了。所謂方言字,就是漢語方言音所使用的漢字,壹般與中原正統音使用的漢字顯得冷僻些。
中原自古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成為語音中心。因此中原音基本上為正統音,其它地區的語音為方言音。這是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發展速度亦有先有後,接受中原正統音的時間不壹,形成了語音的差異,所以各地有其自己的方言也就不稀罕了。古時溫州為甌越之地,遠離中原,有其獨特的方言。
說嬲字,先擷取溫州人生活中的壹個鏡頭。
前些天,壹對上世紀70年初結婚的老夫妻與朋友飲茶聊天,自我調侃。丈夫說自己年輕時風流倜儻,壹表人才,又白又帥,還是國有企業職工,時常手戴潔白手套,腳騎69鳳凰牌帶花鼓剎自行車,飈車在溫州街頭。其風姿比如今駕駛寶馬小車的富二代不知帥氣多少,常常引來眾多漂亮女孩愛慕的眼光,有的索性追求上幾步,再看上壹眼。從而他的身邊擁有壹群追慕他的年輕美貌姑娘,真是美女如雲。
俗話說,自古惟有鳳求凰,哪有凰求鳳。而在他的身上發生了奇跡。壹個身材矮小,眼睛也不大的女生,看上了他,並以極大的熱情追求他。幾乎每天上門,幫助他家做家務,孝敬父母,有時還賴著不願意離開。他為她所感動,只得婉拒了別人的芳心,與小女生結婚。多少年過去,夫妻恩愛壹輩子,如今兒孫滿堂。他對朋友說,當年我就是被她嬲去的,她真是會嬲啊。這時,老妻仍是壹臉的得意,如同永遠的勝利者。也說,我若不嬲他的,他也會被別人嬲去的。說得眾人哈哈大笑。“嬲”成了壹個家庭的美好回憶。
讀罷這個故事,凡是溫州人便可明白“嬲”的字義,並能讀出嬲這個字的音了。“嬲”讀niǎo ,音似“裊”。溫州話音似“繞”,也就是很會糾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思。
其實未必溫州人,就是不懂溫州話者,僅從字形結構來看誰也能懂得其意思:左中右排列,兩個男人夾著壹個女人。兩男圍著壹個女的,看似壹番親昵狀,還能幹什麽,明白人壹看便知這裏有男女糾纏的故事,其字形確實符合溫州話“嬲”的達意。
不過,既然是方言字,各地的發音和意思也是有差異的。如與溫州相距不遠的的寧波壹帶,寧波方言中,“嬲”意為“玩耍”的意思,相當於上海話的中“白相”,與溫州話的意思不壹樣。江蘇方言中的“嬲”則成了“時髦”,如“妳的裙子好嬲的。”意思為特地打扮起來了,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如同溫州話中的“妳的裙好眙兮真撐。”其義也是不同。
在廣東話和廣西話中差異就更大了,則是生氣、討厭的意思。例:“我嬲死妳。”即我恨死妳了。嬲的發音在廣東話中近乎普通話中的“惱”字。但也有戲弄,玩弄的意思。而普通話中嬲字為戲弄、攪擾,或糾纏之意。如黃遵憲《山歌題記》:“汝能為歌,吾輩即去,不復嬲。”與溫州話的意思相近。我想,溫州話中的“嬲”可能受到北方語音的影響,或者是北方中原人南遷留下的。
說了兩男夾壹女的嬲字,也許有人會問,那麽兩女夾壹男的嫐字有沒有?又是怎麽讀的呢?此字讀nǎo,音似“腦”,意思和“嬲”是差不多,也有糾纏、戲弄的含意。想想也是的,兩個女人纏壹個男人,與兩個男人纏壹個女人,其形式和內容不就是壹樣嗎。中國的文字就是美妙無比,想象豐富。但是,嫐字多了壹層意思,在《康熙字典》曰:奴好切。嬈嫐也!嫐同嬈字,說明嫐另外還有嬌媚、妖嬈的意思。溫州話的讀音意思也相近,近似於“華嬈”的意思。
? 嬲與嫐,以溫州方言來說,都有“纏”的意思,但纏字是正字,非方言字。纏字的篆文纏是糸,是形旁,表示與絲線有關。其廛是聲旁,廛,讀作chán,音似“讒”,為“纏”的古字。溫州話讀“撬”。本義為用絲線圈繞。由此看來,“纏”使用廣泛,不分南北,意思統壹明白,而溫州話中的“嬲”,則是使用在男女打情罵俏的人際交往中,比“纏”更為貼切,更形象些。這便是方言之美了。
20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