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面理解層(Literal comprehension Level):這壹層是指讀者僅僅理解文章的字面意義,辨認和回想文章大意、細節、事件發生的順序、人物特征和因果關系等。
2、推論理解層(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這是讀者根據文章的結構,從字裏行間推測詞義、文章大意、事件發生順序、細節和人物特征的過程。
3、評論理解層(evaluative comprehension level):這是讀者憑借自己的閱讀經驗和語言能力、分析、評價文章的優劣的過程。如評估信息的確切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以及證明事實的可信性等。
上述閱讀理解的三大層次有助於我們認識它們在閱讀過程中相互間的關系和作用。字面理解層主要依靠語法能力或語言能力完成;推論理解層主要依靠閱讀技巧和語言能力來完成;而評價理解層則是讀者與作者的觀點融合的過程。
(二)做閱讀理解題,壹般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要嚴格按文章的內容來回答問題。
有時恰好測試的內容是妳所熟悉的題材,這時千萬不要按照妳對這種題材已具有的知識來想當然地回答問題。要認真閱讀眼前材料各方面的信息。
2、帶著問題讀文章。
閱讀文章前最好把文章後面的問題先看壹遍,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帶著問題去閱讀短文,邊讀邊捕捉文中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初步掌握文章大意和作者意圖。
3、把握住五個“W”和壹個“H”。
在速讀全文,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順思路,摸清脈絡,然後把著眼點轉到文章的每壹個段落上,盡快把握住文章的五個 “W” (who,where,when,what,why)和壹個 “H” (how)。把握住了這些,就算是抓住了整個事件的過程,即文章的細節,做題時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抓住文章的主題。
壹般來說,壹篇短文往往是圍繞壹個中心思想展開的。短文的每個段落都有自己的主題句來表達其中心思想。因此在閱讀短文時首先要找出本段的主題句,它壹般在每段的開頭,也有在壹段的結尾的情況,或者隱含在段落中,這就要求同學們正確去判斷。
5、閱讀必須講究速度。
在生詞率低於5%的閱讀材料中,壹般閱讀速度在每分鐘60~80個單詞。為達到快速閱讀並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壹定要註意不要長時間停留在某個生詞上,而浪費了做其他題的時間。
6、猜測詞義要有方法。
每壹篇文章都可能有生詞,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我們可以采取下列幾種方法:①利用構詞法知識猜測詞義。②根據說明性詞語猜測詞義。③利用上下文的相關信息猜測詞義。④從本句前後的詞語來判斷詞義。⑤運用已學知識猜測詞義等。
7、註意認真分析文章體裁。
在記敘性文章中,要註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等;在史地知識和科普文章中,應註意人名、地名、數字、年代、作用、現象等(可以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於尋找)。
8、初選答案。
對那些明顯的、有把握的題可以馬上確定答案,不必對其余三個答案再作推敲。對略難的題,應再查閱短文(不是重讀壹遍),迅速找出依據。對壹時無把握的題,可先試選壹個(作記號),待思考後再決定。
9、復讀文章,核對答案。
再次通讀全文,聯系邏輯關系,並依次檢查答案。對那些拿不準的答案,要多看看,對照題目,推測判斷,確保理解無誤。
(三)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
1、不斷擴大詞匯量。語言的學習是語言知識積累的過程。要求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能為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擴大詞匯量的具體方法有:①利用構詞法猜測生詞意義。常見的詞綴有com-, im-, un-, dis-等前綴及-or, -ist, -tion等後綴;同時,也可利用轉化法及合成法。這是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好方法。②利用語境,分析句子結構的關系,結合常識來推測詞的意義,如同位語關系、反義關系、因果關系等,對文章句子理解的基礎上猜測詞義,加強閱讀理解的能力。③運用歸納法,即把同壹類詞歸納在壹起,如把有關貨幣與金融的詞匯、文藝與體育的詞匯歸納在壹起記憶。
2、鞏固掌握所學語法知識。語法是語言的組織規律,是關於詞形變化和組詞成句的規則。熟練掌握和運用語法知識,如時態、語態、語氣,從句等,有助於提高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3、拓寬知識面,增加背景知識。我們要充分理解閱讀材料,準確把握事因、動機、細節、寫作意圖和態度等,運用常識及背景知識去理解文章所傳遞的信息,運用讀者頭腦裏的知識去消化、吸收文章的內容。如果對文章所涉及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宗教、風土人情等知識缺乏了解,就不能真正讀懂文章的內涵,從而導致理解困難,背景知識的題材多樣,內容廣泛,涉及的背景知識包括天文地理、風土人情、政治歷史、文化教育、科學技術、交通環境、人物傳記等。這些知識要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英語過程中,要善於積累,不斷地了解各國的情況,拓寬語言學習的知識面,增加自身的背景知識。
4、熟練掌握閱讀技巧。
①摒棄那種先看文章後看問題再看文章的作法,應先讀問題後看文章。兩者比較,後者不僅少看壹遍文章,節約了時間,而且後者有目的性,閱讀效率更高。
②采用由下而上的閱讀方法(the bottom –up approach to reading)。讀者通過從小的單位著手,如:單詞、詞組、句子、段落,先理解它們的意思。再將它們連接成文章,而後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③采用由上而下的方法(the top –down approach to reading),此方法是讀者先利用他對文章主題及題型的知識,對文章中所包含的內容進行推測,然後通過自己的閱讀對所猜測的內容進行校對。
當今讀者將②③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理解課文的內容,而且這種方法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我們今後不妨也可壹試。
④采用瀏覽閱讀方式,即讀者很快瀏覽標題、副標題,從而對文章的大意有所了解,並且找出文章中壹些重要的信息。而並非仔細地閱讀,眼睛通常從文章的壹頭迅速地移到另壹頭,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並且決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這種閱讀方式使讀者無需浪費太多的時間,就可查找出有用的內容,盡快地了解文章的大意。
⑤采用掃描型閱讀方式。即快速地閱讀文章查找自己所需信息,如在電話簿中查壹號碼,在字典中查找某壹單詞的意思壹樣,采用此方法的關鍵是讀者必須知道自己要找什麽,而無需逐詞逐句地進行閱讀。這種方法適用 於讀者在復習文章、研究文章、寫論文、列表格、查地圖。
⑥采用細讀方式(read in detail)。這種方式要求讀者仔細地、深入地對文章中的字、詞、句進行分析、研究。不僅要求讀者了解字面意思,而且要求讀者把握文章細節,了解文章所隱含的意思。
⑦采用評讀方式(critical reading)。即讀者對所讀文章進行評論,提出自己的觀點見解。這就要求讀者充分使用句法的邏輯及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識,對文章作深入細致的研究,從而更好地陳述自己的觀點見解。
(四)學生不良的閱讀習慣及閱讀方法。具體表現在:
1、慢讀
許多學生誤認為讀得越慢,理解程度越高。然而,心理學與心理語言學研究表明,閱讀速度與理解率之間並無多少聯系。而且實驗表明,閱讀速度快的人把握文章大意優於閱讀速度慢的人。這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改變這種觀念。要讓學生自己經常進行限時閱讀,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2、指讀
這是在閱讀過程中常見的壹種現象。學生為了使自己集中註意力,常用手指、筆、尺等工具指著單詞逐個地讀。這種習慣不僅減慢了閱讀速度,而且把學生的註意力集中到了書頁的字行上,使學生讀完了壹篇文章還不知道文章的主題內容是什麽。學生在閱讀時應把註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闡明的思想內容上,而非每個字的位置上。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不斷提醒自己,克制自己,不要使用那類工具。通過長時間的訓練,這種習慣是會改掉的。
3、聲讀
聲讀是部分學生在閱讀時讀出聲來的壹種不良習慣。其主要弊端是使學生的閱讀速度受到了說話速度的約束。而實踐證明,讀者正常的默讀速度是他們說話速度的兩倍。養成這種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缺乏系統的默讀訓練或對文章的單詞陌生的緣故。要克服這種不良習慣,教師要經常觀察學生的嘴唇、舌頭、喉頭和聲帶的振動,多做快速閱讀訓練。
4、心讀
這是壹種最難以覺察的出聲閱讀形式。心讀時,人體的部位如唇、舌、聲帶沒有活動。但在學生內心深處卻清晰地發出並聽著每個單詞的音。這種讀法使文字首先轉化為聲音記號進入大腦,然後再轉化為文字思維,等於繞了壹個彎,延緩了閱讀速度。克服心讀的有效方法就是有意識地讓學生將閱讀速度加快到超過最快的講話速度,使學生沒有時間去念每個單詞的音。
5、眼睛的運動
在閱讀過程中,有些學生每讀壹個單詞,眼睛就會停頓壹下,而閱讀速度的快慢並不等於眼睛運轉的速度,而取決於眼睛停留時捕捉信息的多少,即視幅越大,閱讀速度越快,實驗證明:人在閱讀時最大幅度可壹次識別20--29個字母,壹般人可識別4個詞左右。克服這壹壞習慣,可以推薦以壹個意群為視幅,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也有助於對文章、句子的理解,提高閱讀的效率。
6、回視
這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已經閱讀過的內容不放心,而倒回去復視的現象。每人都有復視的可能,但應指導學生減少回視的次數。實踐證明,回視的次數越多,閱讀的速度越慢。減少回視,壹要向學生提供程度不同的閱讀材料,使他們覺得難度適中,樹立讀懂的信心。二要使學生不斷地自我提醒,克服這壹壞習慣。
7、心譯
心譯就是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用非英語思維模式理解閱讀材料,即英語→母語→英語,也就是說學生在閱讀時先將英語譯成母語,然後再經過母語去理解所讀內容。在這壹過程中,無形中多了壹個心譯過程,這是學生在掌握母語後再去學外語時常犯的壹個毛病。馬克思也曾說過忘掉自己的母語,再去學外語,這是學好外語的壹個重要方法。要矯正這種毛病,就要讓學生認識到它的害處,認識到閱讀英語時用英語思維模式(英語→英語)理解所閱讀內容的重要性,並在平時閱讀中自覺去克服方可奏效。
8、過多地依賴工具書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遇到不懂的單詞或短語就頻繁地使用工具書,這樣做不但影響了閱讀速度,而且因為查字典,使文章意思零亂,不利於理解其中信息,增加了閱讀障礙,降低了閱讀效率。克服這壹習慣的方法是讓學生學會猜測,掌握猜詞的技巧,利用上下文意思、構詞法、同義、反義、定義、解釋等技巧得到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