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象形字描述:象形字的“馬”像馬的側視形,頭尾四足俱全,頭頸部的鬃毛是它的特征。
壹、文字演變
周代相繼出現的金文,與甲骨文的形體相比,筆畫有所減省,但基本保留了大眼、修尾、長鬃的特點,望形還可知義。戰國齊系文字中馬字寫為省去馬首,而用重文或省字符號代替,馬身或演變為肉,與象字的下部作肉相同。
秦代小篆的“馬”,則把馬鬃和馬頭、馬眼連成三橫,下部變成四條腿,馬尾也變成禿尾,看去還有點馬的形跡。漢代隸書、楷書把“馬”字從古文字的線條化變為今文字的筆畫化以後,四條腿訛變為四點,象形意味喪失殆盡。
漢簡中潦草的寫法中,“馬”字下部的四點有時也寫成壹橫,這壹點為後代草書繼承,並壹直延續到簡化字中。《簡化字總表》規定,“馬”作為單字或偏旁時,壹律簡化為“馬”。
二、古籍記載
1、說文解字:(卷十)(馬部)莫下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凡馬之屬皆從馬。?,古文。?,籀文馬。與?同有髦。
康熙字典:(亥集上)(馬部) 馬《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竝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乘馬。馬,武獸也,怒也。
馬的例句
1、馬就是這樣,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兇暴之相;它優美柔順卻不任人隨意欺淩,並不懦弱,我說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與美的巧妙結合恐怕也並不過分。
2、銀鬃馬模樣英俊,兩眼閃亮,雄姿勃勃地在平坦的草原上奔跑。它高高地揚著脖子,伸長身腰,快得像陣風。
3、壹匹火紅的駿馬奔馳在廣闊的草原上,四蹄翻騰,長鬃飛揚,壯美的姿勢宛若歷盡艱辛穿洋過海的信鴿,宛如暴風雨中勃然奮飛的海燕。仰天長嘯,那動人肺腑的馬嘶響徹夜空。
4、這馬,長長的鬃毛披散著,跑起來,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馬到了他手裏,也像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奔馳得更加得意與驕傲起來,不管前面有多少馬,它也要風壹樣卷過去。
5、那小栗馬眼睛像碧藍的玻璃,閃亮發光,四肢長而有力,走起路來像踩著兩對風火輪,它總愛在草地上東蹦西跳,壹刻也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