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雞的筆畫

雞的筆畫

雞的筆畫是7筆,橫撇/橫鉤、點、撇、橫折鉤、點、豎折折鉤、橫

雞(拼音:jī)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壹只公雞的形狀,後加聲旁“奚”,成為形聲字。雞本義指壹種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雄性能報曉,雌性能生蛋;引申為十二生肖之壹,與十二地支的酉相配;還可用於地名、人名等。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部雞(字形演變1圖G)·康熙筆畫:18·部外筆畫:10

《唐韻》古兮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並音稽。《說文》:知時畜也。《玉篇》:司晨鳥。《爾雅·釋畜》:雞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雞僆,絕有力奮。疏:此別雞屬也。《春秋說·題辭》曰:雞為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易·說卦》:巽為雞。《書·泰誓》:牝雞無晨。《周禮·春官·大宗伯》:六摯,工商執雞。《禮·曲禮》:雞曰翰音。

又《爾雅·釋鳥》:鶾,天雞註:鶾雞赤羽。《逸周書》:文鶾若彩雞,成王時蜀人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