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互聯網產品的可用性研究中,我們會不自覺地關註壹些客觀因素,比如減少錯誤、運行流暢等。但設計要超越這些客觀因素,更註重體驗。設計師的任務是給人帶來快樂,而不僅僅是好的功能。
?在我的老師辛向陽教授的論文中,我提到了交互行為和用戶體驗的五個基本要素:眾所周知,交互設計是對人類行為的設計。當行為過程為設計對象時,其屬性不再是傳統工業設計通常關註的功能、結構、材料、色彩等物理屬性。互動是因為“動作”和相應的“反應”而產生的壹輪互動。這裏的動作壹般是指有意識的行為,當然還有執行動作的人,動作的目的,實現動作的手段或工具(可以是軟件和硬件,可以是身體的某壹部分,甚至可以是外界的環境媒介)以及動作發生的場景。因此,我們可以將人、動作、工具或媒介、目的、場景定義為交互設計的基本要素或五要素。其中,共情需要與真實用戶接觸,真實用戶是行動的發起者,媒介的使用者,目的的發起者,場景的作曲者,所以以用戶為中心的共情的應用對於用戶體驗的挖掘更為重要。
?在說共情之前,我們先討論壹下當今產品的基本情況。在社會學的經典著作《貨幣哲學》中,喬治·齊美爾指出,現有的工業產品“缺乏壹種精神確定性”。不僅僅是工業產品,包括互聯網產品,產品壹般都是為了“大眾喜愛”而設計的,往往缺乏自己的獨特性,或者對用戶的獨特性。用戶需要更加個性化的產品,這壹點已經被消費市場所認可,產品具有反思性而不僅僅是操作性是未來產品發展的必然趨勢。比如有道詞典,已經從移動平臺上唯壹的查單詞、翻譯的功能,擴展到了看新聞、看視頻、練口語,然後用戶可以生成自己的單詞書,建立學習圈。產品逐漸成為用戶個人屬性的存在,不斷完善的功能和用戶體驗讓用戶在“各種音樂”中享受“獨奏樂”。互聯網公司已經變得更願意從物質和無形的產品中尋找體驗和故事,而不是單壹的操作和功能。當然,類似的產品還有很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很容易理解,將體驗和情感融入到產品中,已經成為設計的必要因素之壹。例如,設計師應該將情感傳遞到產品中——給模糊的體驗壹個可操作的交互過程。
?心理學家唐納德·諾曼說,我們應該創造積極的用戶體驗。在傳統產品領域,積極的用戶體驗需要滿足五個標準——方便、好用、便宜、可靠、環保。筆者認為,在互聯網產品領域,積極的用戶體驗還需要滿足五個基本標準——可用、易用、可靠、反饋、有價值。壹位設計師說,除了經濟和實用價值,愉悅、人際交往、個性化和視覺美感都影響著我們賦予產品的價值。當產品與個人、家庭、親友聯系在壹起,其精神價值也會隨之提升。有些產品可以勾起我們的回憶,與我們產生聯系(比如最近很火的Pokemon Go,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看過《神奇寶貝》這部動畫片),而另壹些產品則可以通過用戶的個性、經驗值、內在品質、形態、特點等產生意義。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麽現在很多人要做規劃的時候會在App上加壹個分享,朋友圈之類的,包括已經上市的App。
?談完價值,我們來了解壹下體驗。某知名外企的產品經理曾經給設計師提出過產品體驗的三層模型:功能第壹,可用性第二,愉悅性最後。這與Jesper L.Jensen在《為深刻體驗而設計》中提出的工具性(有形維度)、使用性(用法維度)和深刻性(深度維度)理論不謀而合(我之前的文章翻譯了這篇文章,有興趣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在快感上,他認為產品可以提供四種快感:1。身體愉悅——身體和感官的愉悅;2.社交快感——源於人際關系和交往中產生的潛在快感;3.心理愉悅——與產品相關的認知和情感體驗,以及個人情感愉悅最大化的過程;4.愉悅感——與價值相關聯,符合個人價值、設計價值、生態價值等等。
?顯然,以上面的人是日常生活中產品意義的創造者。通常這個過程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在使用壹個產品的時候,他們會習慣於觀察、思考和定義這個產品。
?那麽,什麽是共情呢?“共情”就是用想象的方式去重構他人的環境。而我們(產品經理或設計師)試圖從中獲得情感和激勵因素。移情設計的關鍵是了解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是如何看待、體驗和感受產品、環境和服務的。移情是壹種設計工具。
?共情基本由三種方式組成:1。角色扮演。這是最具代表性的移情方法。這種方法要求設計者作為實際用戶而不是觀察者進入使用環境。壹旦進入用戶的生活環境,就可以站在研究對象的角度觀察世界。設計過程中“移情理解”的方式非常關鍵。需要時刻保持用戶的狀態,這樣得到的數據才能準確。2.共情圖。尋求用戶的參與,記錄他們的行為和產品使用環境,構建用戶旅程,記錄每個接觸點的行為和用戶心情。3.想象壹下同理心。同樣,先做壹個用戶旅程圖,然後設計師需要把自己想象成壹個用戶,列出每個接觸點的行為和用戶心情。然後拿著行程單地圖給用戶驗證,做最後的修改。最後壹步至關重要。這是移情圖的翻轉版。
?對於共情設計來說,成功的關鍵在於對用戶的透徹理解,而不是精彩的闡述。同理心更註重更深層次的用戶體驗:直覺、感受、夢想。最後,我們在產品開發的整個過程中都在為用戶著想。從某種意義上說,同理心無處不在。
?共情設計是探索用戶體驗的方法,是共情設計的目標,作用不言而喻。依稀記得本科時學設計的座右銘:設計就是換位思考的過程。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