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是什麽意思:本義是問候;引申為寄托或心中有某種想法
存,漢語常用字(壹級字),讀作cún,最早見於《說文》小篆。本義是問候;引申為寄托或心中有某種想法;又引申為思念等;“存”與“在”同為“才”聲字,故又通“在”,表示存在、生存。
存,形聲字。從子,才聲。本義是問候。《說文》:“恤問也。”引申為寄托或心中有某種想法。《隋書·經籍誌壹》:“初但歌詠而已,後之君子,因被管弦,以存勸戒。”引申為思念。《詩·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
“存”與“在”同為“才”聲字,故又通“在”,存在、生存。《公羊傳·隱公三年》:“有天子存。”何休註:“存,在。”引申為保存、保全。《易·乾》:“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孔穎達疏:“既能知此終竟是終盡之時,可與保存其義。”
康熙字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音蹲。《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疏:書舜典,在_璣玉衡,以齊七政。存_在也。《易·系辭》:成性存存。《孟子》:操則存,舍則亡。《禮·祭義》:致愛則存。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