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語
《中國歷代印風系列》,黃悼主編,重慶出版社出版。(***計21卷,囊括了從先秦到近代各種印風、流派和印甸封泥、押印等印章特殊類別)
《十鐘山房印舉選》,陳介祺編,上海書店出版。(收入六朝前古璽印二千余方,附有釋文)
《古璽匯編》,羅福頤主編,文物出版社出版。(***收古璽五千七百多方,註有釋文,是學習古璽印的重要資料)
《故宮博物院藏古璽印選》,羅福頤主編,文物出版社出版。(收印645方,附各印實物照片,印式印鈕壹目了然)
《上海博物館藏印選》,方去疾主編,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收印532方,附墨拓本,即封泥拓本,便於領略原印精神風貌)
《魏晉南北朝官印存征》,羅福頤主編,文物出版社出版。
《湖南省博物館藏古璽印集》,陳松長編著,上海書店出版。(詳細列舉每方印的印材、出處、年代、尺寸等,並附實物照片)
《秦封泥集》,周曉陸、路東之編著,三秦出版社出版。(收封泥430枚,部分彩照,內容相同封泥歸類,有考據資料)
2.字典
《說文解字》,許慎著,中華書局出版。
《漢語大字典)),徐中舒主編,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出版。
《常用古文字字典》,王延林主編,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編,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
《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漢譜大字典字形到L編,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
《古文字類編》,高明編,中華書局出版。
《古璽文編》,故宮博物院編,文物出版。
《金文編》,容庚編,中華書局出版。
《精選金石大字典》,忠周編,黃山書社出版。
《漢印文字征》,羅福頤主編,文物出版社出版。
《秦印文字匯編》,許雄誌主編,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目前,坊間可供學習使用的印譜、篆刻字典較多,學習者擁有的資料當然越多越好,根據自己學習的逐漸深入和經濟情況,陸續收羅,漸次完備。
金石篆刻是壹個綜合的藝術形式,需要多方面的知識滋養。要走進高層次的境界單就印刻印還遠遠不夠,要善於以外養內,以博滋專,前人有“印外求印”之論,“印外”何指?除閱讀篆刻本體相關資料外,文字學、文博、藝術、美學、歷史、哲學諸方面的書籍,亦須多備、多讀。
因為這些與篆刻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是提高篆刻水平和格調的門徑,這對印人在以後的沖刺階段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