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張紳《書法通釋》雲:“古人寫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終篇結構首尾相應。故雲:‘壹點成壹字之規;壹字乃終篇之主’”。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評書法》雲:“古人論書以章法為壹大事,蓋所謂行間茂密是也。余見米癡小楷,作《西園雅集圖記》,是紈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軍《蘭亭敘》,章法為古今第壹,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可見,章書在壹件書法作品中顯得十分重要,書寫時必須處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間之布白,使點畫與點畫之間顧盼呼應,字與字之間隨勢而安,行與行之間遞相映帶,如是自能神完氣暢,精妙和諧,產生“字裏金生,行間玉潤”的效果。
布白的形式大體有三:壹是縱有行橫有列,二是:縱有行橫無列(或橫有行縱無列),三是縱無行,橫無列,它們或有“鏤金錯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楷書章法
行書章法
草書章法
章法,廣義上講,是包括款式,狹義上講,是指整幅作品的謀篇布局。
經營位置“意匠慘淡經營中”,的確如此,章法布局包括壹點壹畫、結字、行氣、全篇布白、落款鈐印以及裝裱。點畫,結字在作品中只是壹小局部,然而“壹點或壹字之規,壹字乃終篇之準”,它要與整篇相配合,可以從以下九個方面談談本人之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