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家長壹旦激發出孩子的某項潛能後,就要鼓勵孩子長期堅持,不能因為孩子遇到壹些挫折、孩子學習任務加重等因素輕易放棄,而是合理安排時間,健康鼓勵孩子,讓孩子養成持續學習和堅持的好習慣。
3、多表揚,少批評。要善於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有些家長開口閉口就是“這麽簡單都不會,光知道玩”,本是恨鐵不成鋼,卻不知好鋼已在批評中鈍化了,日久天長孩子總覺得自已很差,總有錯,在學習中有壓抑感,於是厭惡學習。第壹種孩子,自尊心很強,很想學好文化課,但是遇到問題就是想不出解決辦法。
對於這種孩子,有學習的動力,就是缺乏技巧,可以多帶孩子見見世面,多接觸些新鮮知識。
可以通過讓孩子多聽各種題材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求知欲。現在很多軟件平臺裏都有大量的好故事,推薦喜馬拉雅APP,裏面有很多連載的內容豐富的故事,孩子比較喜歡聽,在聽故事的同時,除了豐富了知識,積累了詞匯量,最重要的是提高了理解力,還能提高專註力。
如果有條件,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閱讀各種各樣題材的書籍,但每次閱讀都要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比如,可以把喜歡的詞句記下來,不認識的字拿字典查出來做拼音和釋義的標記,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想等等。邊閱讀邊思考是提高解題能力的關鍵途徑。
再壹個就是有條件的話,多帶孩子出去旅遊,壹方面鍛煉了身體,另壹方面增長了知識,見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增加了閱歷。
通過這些措施,孩子知識面豐富了,解題能力就強了,有了成就感,學習就更加積極了。
第二種孩子,對文化課或者壹些必須學的課程沒有學習興趣,但是對科學研究等其他非文化課學習很感興趣。
這種孩子腦子不笨,他有他的思想,不喜歡枯燥的東西,他想研究更好玩的東西,但是文化課是必須學的工具基礎課。
對於這種孩子,引起他對文化課的興趣是關鍵。比如,壹二年級的孩子,正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雖然比較關鍵,但是也不能強迫,不能跟孩子針鋒相對。比如,強迫晚上8點前必須寫完作業,8點必須開始練琴,否則就怎麽樣怎麽樣。完了,孩子把寫作業和練琴當成敵人了,從心底裏反抗,久而久之會產生厭惡感,即使用武力強制孩子養成了定時學習的習慣,也會把那種厭惡情緒積壓在心底越來越深,終有壹天會爆發,到時候就不可收拾了。
有些觀點說要對孩子經常鼓勵,可是普通家長哪總是有那麽多鼓勵的話在嘴邊及時準備著呢,還不是常常因為沒著而大發雷霆?否則也不會有“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壹寫作業,雞飛狗跳”了。
所以要從根源解決孩子對學習“枯燥課程”的態度轉變的問題,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家長的有效陪伴是關鍵。
家長可以提前幫孩子找壹些相關課程的有趣故事,講給孩子聽。比如,微信讀書裏有壹些有趣的數學語文相關的課外書籍,《數學的故事》、《數學世界的探奇之旅》、《奇獸·山海經動物圖鑒》、《數學遊戲精選》、《半小時漫畫唐詩》等等,壹定抽時間給孩子講講,讓孩子帶著趣味學習。這樣堅持壹段時間,孩子壹定會愛上學文化課,由上課無神,變成眼中有光。
對於將來提分的寫字問題,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分析為什麽這個字要這麽安排結構,多手把手的帶孩子寫,手把手的教,對於小孩子來說,更多的是意味著溫暖、關懷,久而久之,孩子無形中就會愛上這種感覺,進而愛上寫字。
孩子們都是很有愛心的,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對越小的孩子越有用。我曾經聽過同學家孩子主動彈琴的情況是,同學跟他孩子說,如果小朋友們都不跟妳玩,妳會感覺怎樣?孩子說會很難受。同學說,如果妳壹直不去摸壹摸鋼琴,不去它上面彈壹彈,鋼琴也是會很孤獨,很難受的。然後過了壹小會兒孩子就自己過去掀開鋼琴蓋,放好琴譜彈起來了,並且還邊彈邊唱歌給鋼琴聽。平時同學越催,孩子卻越躲的遠。
這就從根源上激起孩子的愛心了,讓孩子心甘情願,主動去練習了。對於這樣的孩子,只要孩子的態度轉變了,學起來就不費勁了,家長也不費勁了。
寫這麽多,其實也是給我自己理清了思路,也給需要的人提供參考,***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