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系統命令文件,主要采用匯編語言編輯而成,二進制代碼格式。其特點是非
常短小,長度壹般不超過64KB。在DOS時代,*.COM文件比較常見,在Windows 98
中,COM格式的可執行文件已經不多見了(主要是WIN.COM、COMMMAND.COM等文件)。
EXE:系統可執行文件,多半采用編程語言(如常見的C、VC、VB、VF等)編譯而
成,其長度沒有什麽限制。在Windows系統中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我們目前所
使用的應用程序基本上都是EXE文件。
BAT:批處理文件,主要由用戶編輯而成,可包含多個不同的應用程序或命令。執
行後,系統會依次啟動該批處理文件包含的所有命令,從而免去了用戶逐條輸入
命令之苦,簡化了用戶的操作。
SCR:屏幕保護文件。只需雙擊相應的屏幕保護程序(*.SCR)即可啟動,但它壹
般不受用戶控制而由系統調用。
2.系統支持文件
由於內存、文件大小的限制、功能的調用等方面原因,有的應用程序不能將運行
所需的壹切內容全部內置到EXE可執行文件中,大多數僅將系統的核心模塊保存
到EXE文件中,將運行所需的其他內容分別保存到相應的系統支持文件。
DLL:動態鏈接庫文件,主要負擔著向其他應用程序提供運行所需的函數、參數、
對話框等信息(任何應用程序,包括用戶自己編輯的程序都可以直接調用*.DLL
動態鏈接庫),從而各應用程序設計者就不必再為諸如對話框設置、函數調用等
問題而操心,既方便了軟件的設計,又減小了可執行文件的大小。
DRV:Windows 98的設備驅動程序,它為系統的絕大多數常規硬件設備(如鼠標、
顯卡等)提供所需的軟件支持。
SYS:系統擴展管理文件,主要為某些非標準設備(如USB)提供必要的硬件驅動
程序等。其中壹些特例文件,我們將在《擴展名應用技巧》壹文中進行介紹。
VXD:虛擬設備文件,主要為虛擬硬件設備提供支持。
LIB:相關應用程序所使用的庫文件。
3.系統配置文件
INI:最常見的系統配置文件,在Windows 3.X時代,系統的壹切軟硬件配置信息
都保存在*.INI配置文件中。在Windows 95/98中,盡管註冊表數據庫已逐漸取
代了INI文件的作用,但部分應用程序依舊使用INI文件作為系統配置文件。需要
提醒大家的是,INI文件的容量有壹定限制,它壹般不能超過64KB,否則可能導
致壹些不可預料的錯誤。
INF:主要用於保存Windows 98有關軟硬件的安裝信息。光驅、Modem等硬件設備
和部分軟件的安裝都必須在*.INF文件的指導下進行。許多光盤的根目錄下經常
可以看到AUTORUN.INF文件,該文件是壹個光盤配置文件,專門用於設置光盤的
自動運行程序、圖標等信息。
PIF:系統配置文件中的壹種,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每個DOS應用程序在Windows下
的運行狀況(如運行方式、屏幕大小、內存大小、顯示字體等)加以調節,保
證DOS程序在Windows中的正常運行。
LOG:日誌文件。我們可使用包括記事本在內的任何文字處理軟件對*.LOG文件
進行編輯處理,它是有關應用程序對自己的運行狀況所作的記錄,以便於用戶查
詢相應程序的運行狀況(如我們在使用磁盤掃描程序SCANDISK時,系統即會自
動在相應磁盤根目錄下生成壹個磁盤掃描日誌文件SCANDISK.LOG,我們可利用
該文件對磁盤的運行狀況進行了解)。
REG:壹種特殊格式的系統配置文件,可通過註冊表編輯器將Windows 98註冊表
數據庫中不可見的信息采用文本格式導出來,用戶可直接通過記事本對其進行
編輯、修改,從而解決了對註冊表數據庫閱讀管理比較困難的問題。雙擊編輯
好的*.REG文件,可將文件中的內容重新導入到註冊表數據庫中,從而達到間接
修改註冊表數據庫的目的。
CFG:部分應用軟件自己配置的文件,保存著軟件運行的有關狀況。壹般由軟件
直接控制,用戶無法手工對其進行配置。
CNF:用於保存系統設備信息的配置文件。
其中有兩個特殊擴展名的配置文件,CONFIG.DB和CONFIG.FX,它們分別是
Dbase(DB)和FoxBASE(FX)的系統配置文件。
CPL:Windows 98的控制面板文件。控制面板中的顯示器、系統、輸入法等設置
項目全部都是由硬盤上相應的CPL文件構成。
4.其他系統文件
PWL:部分應用程序用於保存用戶輸入口令的文件(文件本身已經加密)。
Windows 98就是其中的典型,它的啟動密碼就保存在安裝文件夾中
的“用戶名.PWL”文件中。
ICO:圖標文件。
SWP:系統交換文件(WIN386.SWP),用於Windows 98采取的虛擬交換文件技術。
在Windows 3.X中,系統交換文件采用的是*.PAR擴展名。明白了這壹道理之後,
我想再也不會有人問“為什麽自己的Windows目錄下有壹個占用了上百兆並且無
法刪除的SWP文件?”之類的問題了。
CUR:鼠標文件。為了幫助用戶正確區分目前的系統狀態,Windows為不同的運行
狀態提供了多種不同的鼠標指針,如常見的箭頭、漏鬥等。另外,系統還提供了
壹種動畫鼠標文件,如奔跑中的駿馬、得意洋洋的恐龍等, *.ANI就是這些動
畫鼠標文件的“締造者”。不過要註意的是,該功能會占用大量的系統資源,
計算機速度較慢的用戶最好不要使用。
LNK:快捷方式文件,由應用程序的實際路徑、啟動目錄、運行參數等內容所構成,
我們只需右擊相應的快捷方式(凡是在圖標中顯示了壹個小箭頭的就是快捷方式),
然後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屬性”命令就能對快捷方式指定的內容進行修改。
HLP:幫助文件。無論是DOS應用程序,還是Windows應用程序,其幫助系統壹般都
采用HLP格式。Windows 98又新增了壹種采用HTML格式的*.CHM幫助文件,它較之
老式的*.HLP幫助文件更直觀、更具說服力。Windows 95不支持CHM格式。
IME:中文Windows 98的輸入法文件。
MB:中文Windows 98的輸入法碼表源文件,可生成直接使用的IME輸入法文件,也
可還原原始的TXT編碼文件(這壹切都是通過Windows 98自帶的輸入法生成器來實
現的)。
REM:Windows 98智能ABC輸入法的自定義詞組文件,經常使用該輸入法的用戶不妨
將tmmr.rem和user.rem文件備份下來,達到備份自定義詞組的目的。
DIC:字典文件。它們壹般由軟件商提供,用戶只需將其拷貝到相應文件夾中即可直
接使用(我們最常見的字典文件是Word的拼寫檢查字典文件:CUSTOM.DIC)。
GRP:在Windows 3.X中,系統是采用分組的方式對有關應用程序進行管理的(如主
群組、遊戲組等),這些分組信息就保存在此文件中。不過Windows 95/98已不再
采用分組方式管理文件,因此GRP文件也越來越少見了。
CLP:使用剪貼板查看程序將剪貼板中的內容保存下來之後生成的文件。
FND:Windows 98的查找功能所保存的查找記錄文件,我們只需雙擊該文件即可快
速按照上次的保存條件進行查找,使用非常方便。
CHK:當我們使用CHKDSK或SCANDISK對磁盤進行掃描時,若發現丟失的簇,系統就
會將它們轉換為*.CHK臨時文件保存到相應硬盤分區的根目錄中,這些文件壹般沒
有多大使用價值,用戶可在確認無用的基礎上將它們刪除。
NO:Serial.no序列號文件,使用Windows的記事本可以查看。
ACL:Windows系統的用戶登錄口令文件。
Windows提供了壹項非常實用的打印到文件功能,即用戶在執行打印操作時不直接
將數據發送到打印機中進行打印,而是采用專用的*.PRN文件形式保存到硬盤上,
然後我們只需將該文件拷貝到安裝有打印機的計算機上,並執行DOS的“COPY
(PRN文件) PRN/B”命令即可進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