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熱愛這個專業。只有這樣,才會從抽象的理論中找到實實在在的快樂。如果?
不熱愛她,或者只因為這是個熱門專業,那麽極力要求放棄這個專業,因為計算機是 壹把雙刃劍,學好了會飛黃騰達,學不好畢業後會極其痛苦,高不成低不就,沒有發 展潛力,如同學英語專業的人到了美國壹樣。?
2.不要用功利眼光對待這個學科,這絕對不是點點鼠標就能掙錢的專業。不要去想做網站 掙錢,不要想靠點擊率增加廣告,這個在4年前已經過時,如果現在仍然這麽想,千萬別 說出來,因為會覺得很土。計算級專業的成就感總是伴隨著身體上的痛苦而來,肩周 炎,頸椎病,眼睛幹澀,掉頭發,腰椎間盤突出,關節炎
3.搞明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含義。做網頁,做圖片,做flash,玩遊戲,上網, 聽歌,錄mp3,搞電影字幕,裝windows,改註冊表,為軟件皮膚……這通通不叫計算機科學 與技術,如果是計算機的學生,會做以上事情,那是應該的,不會做,也沒什麽丟人 的,需要的不是讓別人稱作“高手”。?
4.明確最終的專業方向是軟件還是硬件。方向是網絡?網絡不是專業方向。網絡是最優 秀的軟件工程師、最優秀的硬件工程師與最優秀的通信工程師的智慧結晶。如果是軟件 方向,請在學精壹攬子數學、數據結構、算法設計、數值分析、匯編語言、操作系統、 編譯原理、數據庫原理、軟件工程之類課程後,仔細的聽壹聽硬件課程,軟 件工程絕對不是背背就能過的課,計算機理論可能是壹個人就能研究出來,軟件工程是成 千萬網軟件工程師幾十年來失敗的教訓凝結成的結晶,請認真聽課。不要問應該學什麽 語言,計算機專業的人必須具備任何語言1小時上手的能力,最起碼要在10分鐘把"hello world"做出來。如果說有必須學的兩種語言,那他們是c++與java,學他們不是在學語言, 而是在學thinking in c++,thinking in java,壹個是軟件的基礎理論,壹個是面向對象。
軟件開發是根據用戶要求建造出軟件系統或者系統中的軟件部分的過程。軟件開發是壹項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的系統工程。軟件壹般是用某種程序設計語言來實現的。通常采用軟件開發工具可以進行開發。軟件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並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計算機上運行的程序,與這些程序相關的文件壹般也被認為是軟件的壹部分。 軟件設計思路和方法的壹般過程,包括設計軟件的功能和實現的算法和方法、軟件的總體結構設計和模塊設計、編程和調試、程序聯調和測試以及編寫、提交程序。
1計劃
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總體定義,包括了解用戶的要求及現實環境,從技術、經濟和社會因素等3個方面研究並論證本軟件項目的可行性,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對可供使用的資源(如計算機硬件、系統軟件、人力等)成本,可取得的效益和開發進度作出估計,制訂完成開發任務的實施計劃。
2分析
軟件需求分析就是對開發什麽樣的軟件的壹個系統的分析與設想。它是壹個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正確理解,然後把它用軟件工程開發語言(形式功能規約,即需求規格說明書)表達出來的過程。本階段的基本任務是和用戶壹起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建立軟件的邏輯模型,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並最終得到用戶的認可。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有結構化分析方法、數據流程圖和數據字典等方法。本階段的工作是根據需求說明書的要求,設計建立相應的軟件系統的體系結構,並將整個系統分解成若幹個子系統或模塊,定義子系統或模塊間的接口關系,對各子系統進行具體設計定義,編寫軟件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說明書,數據庫或數據結構設計說明書,組裝測試計劃。在任何軟件或系統開發的初始階段必須先完全掌握用戶需求,以期能將緊隨的系統開發過程中哪些功能應該落實、采取何種規格以及設定哪些限制優先加以定位。系統工程師最終將據此完成設計方案,在此基礎上對隨後的程序開發、系統功能和性能的描述及限制作出定義。
3設計
軟件設計可以分為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兩個階段。實際上軟件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將軟件分解成模塊是指能實現某個功能的數據和程序說明、可執行程序的程序單元。可以是壹個函數、過程、子程序、壹段帶有程序說明的獨立的程序和數據,也可以是可組合、可分解和可更換的功能單元。模塊,然後進行模塊設計。概要設計就是結構設計,其主要目標就是給出軟件的模塊結構,用軟件結構圖表示。詳細設計的首要任務就是設計模塊的程序流程、算法和數據結構,次要任務就是設計數據庫,常用方法還是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4編碼
軟件編碼是指把軟件設計轉換成計算機可以接受的程序,即寫成以某壹程序設計語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單”。充分了解軟件開發語言、工具的特性和編程風格,有助於開發工具的選擇以及保證軟件產品的開發質量。
當前軟件開發中除在專用場合,已經很少使用二十世紀80年代的高級語言了,取而代之的是面向對象的開發語言。而且面向對象的開發語言和開發環境大都合為壹體,大大提高了開發的速度。
5測試
軟件測試的目的是以較小的代價發現盡可能多的錯誤。要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在於設計壹套出色的測試用例(測試數據與功能和預期的輸出結果組成了測試用例)。如何才能設計出壹套出色的測試用例,關鍵在於理解測試方法。不同的測試方法有不同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兩種常用的測試方法是白盒法測試對象是源程序,依據的是程序內部的的邏輯結構來發現軟件的編程錯誤、結構錯誤和數據錯誤。結構錯誤包括邏輯、數據流、初始化等錯誤。用例設計的關鍵是以較少的用例覆蓋盡可能多的內部程序邏輯結果。白盒法和黑盒法依據的是軟件的功能或軟件行為描述,發現軟件的接口、功能和結構錯誤。其中接口錯誤包括內部/外部接口、資源管理、集成化以及系統錯誤。黑盒法用例設計的關鍵同樣也是以較少的用例覆蓋模塊輸出和輸入接口。
6維護
維護是指在已完成對軟件的研制(分析、設計、編碼和測試)工作並交付使用以後,對軟件產品所進行的壹些軟件工程的活動。即根據軟件運行的情況,對軟件進行適當修改,以適應新的要求,以及糾正運行中發現的錯誤。編寫軟件問題報告、軟件修改報告。
壹個中等規模的軟件,如果研制階段需要壹年至二年的時間,在它投入使用以後,其運行或工作時間可能持續五年至十年。那麽它的維護階段也是運行的這五年至十年期間。在這段時間,人們幾乎需要著手解決研制階段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還要解決某些維護工作本身特有的問題。做好軟件維護工作,不僅能排除障礙,使軟件能正常工作,而且還可以使它擴展功能,提高性能,為用戶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然而遺憾的是,對軟件維護工作的重視往往遠不如對軟件研制工作的重視。而事實上,和軟件研制工作相比,軟件維護的工作量和成本都要大得多。
在實際開發過程中,軟件開發並不是從第壹步進行到最後壹步,而是在任何階段,在進入下壹階段前壹般都有壹步或幾步的回溯。在測試過程中的問題可能要求修改設計,用戶可能會提出壹些需要來修改需求說明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