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是只因為壹部作品。所以不只是因為《蛙》。
不過,2011年莫言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壹起。
諾貝爾委員會給其的頒獎詞為: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擴展資料
人物經歷
童年經歷
1955年2月17日,莫言(管謨業)出生在山東省高密縣大欄鄉平安莊。
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難時期”,當時全國餓殍遍野,莫言曾在香港公開大學演講時回憶道:“我們村裏壹天之內餓死了18人。”
莫言小學時便經常偷看“閑書”,包括《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儒林外史》《青春之歌》《破曉記》《三家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
莫言在小學五年級時因“文化大革命”輟學,在農村勞動長達10年,主要從事農業,種高粱、種棉花、放牛、割草。在文革期間無書可看時,他甚至看《新華字典》,尤其喜歡字典裏的生字。後來,莫言靠著《中國通史簡編》這套書度過了文革歲月,接著又背著這套書走出家鄉。
百度百科-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