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小學拼音中的發音為喔(wō)。
其他單韻母的發音:a(啊)嘴巴張大,舌位最低,舌身後部微微隆起。e(鵝)嘴巴扁扁,舌位高低與o大體相同,只是嘴角向兩邊展開。i(衣)牙齒對齊,口形扁平,舌尖接觸下齒背,使舌面前部稍微隆起。
發音時,口半閉,圓唇,舌頭後縮,舌面後部略隆起,舌尖置下齒齦後,聲帶振動。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發音例詞:伯伯bóbo婆婆pópo默默mòmo潑墨pōmò薄膜bómó饃饃mómo。
把字母o讀成[wo]的由來:
原因出在漢語拼音方案上,在漢語拼音方案的韻母表裏,字母“o”給出的註音例字是“喔”。而現在的字典中,“喔”字的註音就是“wo”。但是,商務印書館1957版的四角號碼字典中,“喔”的註音就是:(oㄛ哦陰平),只有這壹個讀音。
1978年第壹版《現代漢語詞典》裏“喔”的讀音被變更成兩個:[o]和[wo],“喔”字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壹個多音字,可讀[o],也可讀[wo]。從那個時候開始,看著這張卡片長大的80後,就開始把拼音字母o讀作[wo]。
在國家頒布的拼音方案裏“o”發“喔”,《漢語拼音方案》,其上對o的發音,標註的漢字是“喔”。在國家教育部網站上,教育部做出的書面回答是:漢語拼音中的“o”。
應讀為“喔”。但是“喔”有三個讀音,其中有兩個是用作嘆詞。在此,“喔”應讀為用作嘆詞的“ō”即[o](比如:喔!原來如此),而不應讀為用作“雞啼聲”的“wō”。
o讀[о]舌面、後、半高、圓唇元音。發音時,口半閉,圓唇,舌頭後縮,舌面後部略隆起,舌尖置下齒齦後,聲帶振動。軟腭上升,關閉鼻腔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