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濟通過《節本》昭告世人,不要害怕浩如煙海的萬千漢字,只要掌握八千六百個,便可得心應手閱讀古今冊籍,至於日常應用,則更無論矣。
張元濟的大膽探索,直到三十餘年後,才得到科學的驗證。壹九八五年文改會(即後來的國家語委)公布了現代漢語字頻調查數據:它利用計算機對壹千壹百多萬字書報語料進行檢索,得得許多文本使用的漢字,不過七千七百四十五個。這就是說,只要掌據七千七百四十五個單字,壹般地說就能閱讀現代漢語書刊--這裏著重標明現代,是因為這次頻測定所用語料下材於壹九七七至壹九八二年印行的資料(註二),其中只包含極少量的文言成分道如果考慮到文言文(古籍)所用單字,其結果將會接近張元濟在《節本》所得的數據。只此壹端,後人不得不驚嘆這位學人功力之深厚了。
由張元濟的《節本康熙字典》對漢字的簡約,不能不聯想到日本漢學家諸橋轍次編纂的《大漢和辭典》。在整理漢字的學術層面上,張重在實用,故求簡;諸橋重在研究,故求全。異曲同工,相映成趣,也可說是辭書編纂史上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