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字在新華字典的第22頁, 意思是:不聰明;不靈巧;粗重費力氣的。
讀音:bèn;筆畫數:11;部首:竹;筆順編號:31431412341
五筆:TSGF;倉頡:HDM;鄭碼:MFA;近義詞:傻、呆、愚、蠢
字義詳解:
1、名詞,形聲。從竹,本聲。本義:竹裏。指竹的內表面,竹子的內層。通稱“竹黃” 。
2、形容詞。笨重,拙劣,粗大沈重。如:笨車
3、不靈巧;不靈活。如:笨作(作事刻板,不變通)
4、智力差,愚笨。如:笨頭笨腦
相關組詞:笨伯、笨蛋、笨家夥、笨腳獸科、笨口拙舌、笨鳥先飛、笨人、笨手笨腳、笨重
擴展資料
笨字筆畫:
詞語解釋:
1、笨拙[bèn zhuō]
反應遲鈍,手腳不靈活的、動作難看的
2、蠢笨[chǔn bèn]?
笨拙;不靈便。如:蠢笨的狗熊。
3、愚笨[yú bèn]?
頭腦遲鈍,不靈活。
4、嘴笨[zuǐ bèn]?
口頭表達能力差;不善於說話。如:他嘴笨,有話說不出來?。
5、滯笨[zhì bèn]?
形容人行動遲緩或者思考遲鈍。
6、笨作[bèn zuò]?
謂作事刻板,不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