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 1

 狐貍和狼都生活在大草原上,狐貍常常向狼吹噓它的捕獵技巧有多麽高超,狼總是對此嗤之以鼻,不與理睬。

 壹天,狐貍和狼來到草原上捕食。壹個上午過去了,狐貍什麽也沒有捉到,狼卻輕松捕到了壹只山羊。壹見面,狐貍便向狼抱怨它的運氣有多麽的不好:“狼兄啊,我壹個上午都沒有捉到壹頭獵物,有好幾次,兔子在我面前跑過,當我思考怎麽去捕捉時,它們壹轉眼就逃走了。”它狡黠地轉了轉它那因為饑餓而凹進去的眼珠,說:“狼兄,妳人這麽好,而且這只山羊又這麽大,妳壹個人也吃不下,妳看,我,我都這麽餓了,就讓我吃兩口,填飽壹下肚子唄。”狼思考了壹會,說:“好,反正我也吃不下,給妳分點也無妨。”狼給了狐貍大約三分之壹的羊,便埋頭吃了起來,狐貍壹把扯過那些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這時,壹只兔子和它的兩只寶寶進入了它們的視線,狐貍說:“要想抓到它們三只,必須先抓母兔,抓到了母兔,兩只小兔壹定跑不了,要想抓母兔,壹定要先斷它後路……”話音未落,狼已經沖過去,撲倒了母兔,又抓住了兩只小兔。

 當狼拎著三只兔子來到狐貍面前時,對它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空想家和行動者,如果只空想,不行動,那妳便會壹事無成。記住,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如果只在原地等天上掉餡餅,可能掉的不是餡餅,而是陷阱。”說完拎著三只兔子,揚長而去,只留下發呆的狐貍在靜靜地站著。

寓言故事 2

 杯弓蛇影的寓言故事

 有壹個叫應彬的人在汲縣作縣令。夏至這壹天,他的壹位老朋友來訪,應彬設宴款待。朋友座位背後的墻上懸掛著壹張紅色弩(nu)弓,映在酒杯中,形狀就像壹條小蛇。朋友端起酒杯,正欲飲酒的那壹瞬間,他瞥見了酒杯中的“蛇”,可他已經將那杯酒喝進肚裏去了。朋友當時就覺得又驚又怕,十分惡心。回到家裏,只覺得胸腹疼痛難忍,以至於飲食不進,身體漸漸消瘦下去。家裏人為他請了好多醫生,用了好多辦法,也不見治好。

 自從老朋友那次來訪後,已好長時間不見面了,應彬覺得奇怪,於是決定到朋友家去回訪。只見朋友形容憔悴,病得不輕。應彬便問是什麽原因。朋友如實相告:“自那次在妳家喝酒,因酒杯裏有壹條小蛇被我吞進肚裏,使我十分害怕,回家後就壹病不起。”

 應彬覺得這事有些蹊蹺,酒杯中哪來的蛇呢?他回到縣衙後,還在琢磨這件事。猛壹回頭,看見掛在墻上的弩弓,心裏壹下子明白了。他於是專門備了車馬,把老朋友再次請到家中,重擺宴席,仍讓朋友坐在原來的位置上。當朋友拿起酒杯壹看,忽然驚叫起來,原來杯中又出現了蛇影。這時,應彬也端著酒杯走到朋友的座位旁,將自己的酒杯端給朋友看,裏面同樣有壹條蛇影;後來,他請朋友端著原來那杯酒離開那個位置,再看杯中,那蛇影就分明沒有了。朋友心中甚是不解,應彬叫朋友回頭看墻上掛著的那把弩弓,對朋友說:“墻上的弩弓映在酒杯中,這就是妳看到的杯中的蛇,其實那只是弩弓的影子,杯中什麽也沒有。”

 朋友半信半疑,又和應彬重新演試了幾遍,這才哈哈大笑起來,心中的疑團頓時消失,精神壹下子清爽了許多。回去以後,病也很快地好了。

 害疑心病的人,往往陷入庸人自擾的泥淖而難以自拔;有智慧的人則善於抓住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心病還須心藥醫”,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杯弓蛇影的典故寓意

 主要批評

 本文既嘲笑了那個被杯中蛇影嚇得病倒的人,同時也向我們說明了壹個道理,即:心病還須心藥來醫.樂廣明白客人得的是心理疾病,所以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導客人,對癥狀下藥,使得病人“豁然意解,沈屙頓愈”。讀這壹故事要註意樂廣問及朋友久別不復來的原因是:“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而想到“壁上有角,漆畫作蛇”,想到“杯中蛇即角影也”,這是客人病因所在,治他的病必須針對這壹病因。因而“復置酒於前處”讓客人“所見如初”然後再告其所以,讓客人自解其意,自治其病。“杯弓蛇影”這壹成語由此而來,也作“蛇影杯弓”,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虛驚壹場。

 揭示道理

 樂廣的朋友被假象所迷惑,疑神疑鬼,差點兒送了命。樂廣喜歡追根問底,註重調查研究,終於揭開了“杯弓蛇影”這個謎。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麽問題,都要問壹個為什麽,都要通過調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情的真相,求得正確解決的方法。

 杯弓蛇影的典故人物簡介

 樂廣(?~304年),字彥輔,西晉南陽淯陽人。生年不詳,卒於晉惠帝永興元年。

 幼年時得到夏侯玄的賞識。父親早逝,少孤貧,僑居山陽。生性沖約有遠識,寡欲能讓,尤善談論。其所不知,則默如也。裴楷常引與談論,自嘆不如。王戎為荊州刺史,舉為秀才。裴楷又薦之於賈充,遂辟太尉掾,轉太子舍人。衛瓘累遷侍中,河南尹。為政無當時功譽,然每去職,人常思其遺愛。不滿當時名士故意放達的行為,稱“名教內自有樂地,何必乃爾!”成都王司馬穎,是樂廣的女婿,與長沙王司馬乂交惡,樂廣為群小所譖,以憂卒。有三子知名:凱、肇、謨。除壹女嫁給成都王司馬穎外,還有壹女嫁與衛玠,被當時人美稱為“妻父有冰清之資,谞有璧潤之望,所謂秦晉之匹也。”樂廣著有文集二卷(《唐書 經籍誌》)傳於世,今佚。

寓言故事 3

越權與失職

 有壹次,韓昭侯因飲酒過量,不知不覺便醉臥在床上,酣睡半晌都不曾清醒。他手下的官吏典冠擔心君王著涼,便找掌管衣物的典衣要了壹件衣服,蓋在韓昭候身上。

 幾個時辰過去了,韓昭侯終於睡醒了,他感到睡得很舒服,不知是誰還給他蓋了壹件衣服,他覺得很暖和,他打算表揚壹下給他蓋衣服的人。於是他問身邊的侍從說:“是誰替我蓋的衣服?”

 侍從回答說:“是典冠。”

 韓昭侯壹聽,臉立即沈了下來。他把典冠找來,問道:“是妳給我蓋的衣服嗎?”典冠說:“是的。”韓昭侯又問:“衣服是從哪兒拿來的?”典冠回答說:“從典衣那裏取來的。”韓昭侯又派人把典衣找來,問道:“衣服是妳給他的嗎?”典衣回答說:“是的。”韓昭侯嚴厲地批評典衣和典冠道:“妳們兩人今天都犯了大錯,知道嗎?”典冠、典衣兩個人面面相覷,還沒完全明白是怎麽回事。韓昭侯指著他們說:“典冠妳不是寡人身邊的侍從,妳為何擅自離開崗位來幹自己職權範圍以外的事呢?而典衣妳作為掌管衣物的官員,怎麽能隨便利用職權將衣服給別人呢?妳這種行為是明顯的失職。今天,妳們壹個越權,壹個失職,如果大家都像妳們這樣隨心所欲,各行其是,整個朝廷不是亂了套嗎?因此,必須重罰妳們,讓妳們接受教訓,也好讓大家都引以為戒。”

 於是韓昭侯把典冠典衣二人壹起降了職。

 韓昭侯的做法在今天看來也許有些過分,但他嚴明職責、嚴格執法、不以情侵法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也有壹定的積極意義。

寓言故事 4

 壹天,壹只小鳥在天上飛著,看到地上有壹個捕鳥籠,籠子的周圍撒著秕谷,籠子下面支著壹根木棒。小鳥心想:只要我壹進去,遠處的人就會拉繩子把我罩在籠子裏,回家燉湯喝。明明是這樣想的,可小鳥還是去吃那些籠子周圍的秕谷了,它每吃壹粒都僥幸地想著:我離捕鳥籠還遠著呢!就這樣,小鳥壹步壹步地走進籠子裏,最終被捕鳥人抓了起來。

 這個故事適用於那些貪得無厭,最終沒有好下場的人?

寓言故事 5

 壹天,圓規與直尺在談話,它們在爭論誰的本事最大。圓規說:“我能畫圓,妳會嗎?”直尺不服氣地說:“我能畫直線,妳能嗎?”它們的辯論聲越來越大,這時,橡皮站出來說:“妳們都別吵了,這樣我來當裁判,妳們誰能畫壹個半圓,誰就最厲害。”直尺和圓規都努力地畫起來。直尺畫好了線,卻怎麽也畫不成個圓,圓規畫好了圓,卻怎麽也畫不成個直線,兩個妳看看我,我看看妳,誰也沒畫成。於是橡皮開口說:“妳們壹起畫,不就可以了嗎?”於是在圓規與直尺的***同努力下,它們壹起畫成了半圓。

 只有團結壹致才能將壹件事情做得更好。

寓言故事 6

 在小主人的文具盒住著許多文具,其中最得寵的兩位,當然是魔筆和鋼筆。小主人每天寫字用鋼筆,寫錯字了就用魔筆擦去。因此,它們都認為自己是最厲害的,沒有誰能比得過自己。當然,它們誰都不理采別人,只是每天高傲的在文具盒裏,就算有人很熱情的和它們說話,他們也都不理,被其它文具稱為“啞巴王”。

 有壹天,主人壹直都沒用魔筆,魔筆有些沈不住氣,便傲慢地問鋼筆,說:“主人突然不用我了,趕緊告訴我,為什麽?”鋼筆本來也很傲慢,再加上魔筆這樣高傲的問他,當然不願意回答了。鋼筆假裝沒聽見,樂滋滋地想:“反正主人壹直用著我呢!”魔筆發火了,大喊:“別給我裝啞巴,趕緊告訴我,浪費我的時間。”鋼筆氣急敗壞地說:“主人就喜歡我,怎麽著?還要打我,主人可以為我“補充生命”可是妳,用完了,就會被主人扔到垃圾桶裏。”魔筆不甘示弱,說:“雖然我用完了,會被主人扔到垃圾桶裏,也比妳強。主人沒有我,字寫錯了,妳也是個只會寫錯字的廢物。”就這樣,它們繼續爭吵了下去,越吵越兇,最後打得遍地鱗傷。

 年紀最大的鉛筆公公看見了,便說:“妳們是壹個團體,誰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樣互相傷害只會讓小主人嫌棄我們,最後把我們都扔掉。”

寓言故事 7

 大家好,我學孫悟空,來個七十二變,今天要變個什麽好呢?讓我想想,要不就變壹滴水吧!大家知道,水是人類生命之源,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有很多兄弟姐妹,並且都生活在海洋爸爸的身旁。

 變成水珠後,我要做什麽呢?

 假如我是壹滴水我要給剛長出的幼苗澆水,讓它茁壯成長,妳可別小看這些幼苗,等它們長大後可是要為人類做貢獻的,它們給我們進化空氣,吸進二氧化碳,呼出新鮮氧氣,還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預防泥石流。

 假如我是壹滴水,我要召集我的兄弟姐妹,給渴又沒水喝的人喝上壹滴甘甜可口的水讓他們活力四射,精神抖擻。

 假如我是壹滴水,我流過人們建成的水電站,我就變成了電能,為人民帶來壹片光明,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貢獻。

 假如我是壹滴水,可以把妳們的衣服、碗,房子擦洗的幹幹凈凈,讓妳們有個美好的生活。

 人類啊!請珍惜、愛護我們吧!不要浪費我們呀!要記住,水資源是有限的再不珍惜,人類將無法生存。請保護環境、愛護地球,讓我們大家***建美好家園。

寓言故事 8

 從前有兩位棋藝高超的神仙在山上下棋。壹只小猴子壹直在那裏看著神仙下棋,日復壹日,年復壹年,竟然也學會了下棋。

 壹天,小猴正在樹下自己跟自己下棋,正好被上山的獵戶發現了,於是他回到村裏告訴大家,山上有壹只會下棋的猴子。這件事傳來傳去,傳到了皇上的耳朵裏,皇上平時最喜歡下棋,聽到小猴棋藝高超,心想:這下可有人跟我比比棋藝了。於是,皇上立刻讓人捉拿這只會下棋的猴子。這只猴子正在休息,突然聽到壹陣槍響,猜到有人要捉拿自己,便快速地逃跑了。可是還沒跑幾步,它就碰到了官兵,官兵把它包圍的緊緊的,它只能乖乖地跟著官兵回到了皇宮中。

 皇上看到了會下棋的猴子後,非常開心,給了猴子許多粉嘟嘟的桃子吃,猴子也十分喜歡宮裏的生活。但猴子每次跟皇上下棋,皇上都會輸。於是,皇上張貼皇榜:如果誰戰勝了這只會下棋的猴子,賞金萬兩。

 壹天,來了壹位老者,說要跟猴子來場下棋比賽。皇上把猴子送到了老者的面前,自己悄悄地走了出去。只見老者從肩上拿下壹個沈甸甸的包袱,拿出壹個盤子,又從包袱裏拿出了壹個個大大的桃子轉身對小猴說:“如果妳贏了,我就把這盤桃子給妳。”小猴心想:我壹定要好好下棋,壹定要吃到這些可口的桃子。比賽開始了,老者在壹邊專心致誌地想該怎樣下了,但小猴卻還在那裏看著誘人的桃子。只見它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些桃子,耳朵像是什麽聲音都聽不到了,只能聽到桃子在對它說:“快過來嘗壹嘗我吧,我非常美味。”兩只手也在那裏胡亂擺著,尾巴也用力地伸向那些桃子,恨不得馬上就可以吃上壹口。老者抓住了小猴不專心的時機,快速地走了幾步,獲得了很大的優勢。慢慢的,老人憑著自己的智慧,贏了小猴,得到了許多錢。

 臨走時他告訴小猴:“做事壹定要認真,不能三心二意。”小猴聽了,後悔地低下了頭。

寓言故事 9

 龜兔賽跑

 烏龜與兔為他們倆誰跑得快而爭論不休。於是,他們定好了比賽的時間和地點。比賽壹開始,兔覺得自我是天生的飛毛腿,跑得快,比較賽掉以輕心,躺在路旁睡著了。烏龜深知自我走得慢,毫不氣餒,不停地朝前奔跑。結果,烏龜超過了睡熟了的.兔子,奪得了勝利的獎品。

 這故事說明,奮發圖強的弱者也能戰勝驕傲自滿的強者。

寓言故事 10

 從前,有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它們是香腸、小鳥和老鼠,它們住在壹個大房子裏,整天都是無憂無慮,每天都幹著自己該幹的活。很有規律,老鼠找柴火,小鳥來挑水,香腸來做飯。

 有壹天,老鼠不耐煩了,她說:“餵,我們換下工作吧!我來做飯,香腸找柴火,怎麽樣!”它們聽了老鼠的話,雖熱不想答應,但不想和老鼠的關系變得不好,所以,就勉強答應了老鼠的要求。

 時間過得飛快,又是壹天到來了,小鳥和老鼠等了很長的時間,香腸還是沒有回來,老鼠等不了了,於是便對要睡著了的小鳥說:“我們出去找找香腸吧,都多長時間,還沒有回來了!”小鳥慢悠悠地說:“唉呀,不用了!他出去過那麽多次,還能找不到家?”於是,他倆又在家裏等。等到了中午,他還是沒有回來,這時小鳥也等不及了,說:“出去找找吧!”說罷,便飛出去了,老鼠也緊隨其後,他們走了壹會兒,便看見了小狗,他們對小狗說:“妳看見壹個香腸了嗎?”小狗驚奇地說:“那是妳們的同伴呀!被我吃了!”他倆都是腦袋壹震,便垂頭喪氣地回家了。回到家後,小鳥打水,掉進了水桶裏面,被淹死了。老鼠做飯,掉進鍋裏,被熱水燙死了。壹個原本好好的家家,就這樣散了。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壹個道理,自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該羨慕別人,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寓言故事 11

 葡萄架上,垂下幾串成熟的葡萄。壹只狐貍看見了,饞的直流口水。她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但是白費勁。

 狐貍感到無望了,只好轉身離開。她邊走道邊回過頭來說:“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無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

寓言故事 12

 “我的本領最大!”壹陣爭吵,是誰呢?原來是壹些小標點符號呀!

 小逗號先發言了,它尖叫著說:“我的本領最大,我能把每壹個不完整的句子斷開!”“不行,我的本領最大,我是句號,我應該是妳的頭領。”“啊!我的聲音多洪亮,我可是厲害的感嘆號,寫作文時只要有我,小作者表達的感情色彩壹下就提升上來了!妳們說如果我是第二,誰敢第壹。”這時壹旁的冒號、前引號、後引號姐妹們,十分看不順眼,它大吼壹聲:“我們是第壹,我們最棒,給妳們介紹壹下我們的本領,能讓文章中的人物、動物,壹些角色說話,妳們說我是不是很厲害呀!”小逗號,小句號和感嘆號嘟嘟小嘴,看樣子十分不情願,又壹時說不出什麽。

 他們吧字典公公拉了起來問道:“字典公公,我們的本領誰最大?”只見字典公公撫摸著自己的白胡子說:“不要吵了,其實妳們的本領壹樣打,文章裏缺了誰都不行。”標點符號們都不好意思了,害羞極了,壹起點了點頭,齊聲向字典公公說:“謝謝您!”從此它們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同進步!

寓言故事 13

 百靈鳥與農夫

 從前,有壹只聰明的百靈鳥,他有著智慧的眼睛和聰明的腦袋。她和她的兒女們在麥地裏搭窩築巢,快樂的生活著。

 秋天到了,田野的麥田成熟了。滿地的麥子金燦燦的,好像撒了壹地的金子,田裏成了麥子的海洋!百靈鳥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決定去搬家了。於是,百靈鳥膽戰心驚地過著日子。

 壹天,百靈鳥看見農夫走到了麥田裏,自言自語道:“我請鄰居來幫忙收麥子吧!”百靈鳥想:“這個農夫為什麽不幹活,非要別人幫忙呢?”它想了壹會兒,並沒有搬家。

 第二天,百靈鳥又看見農夫環顧四周,遲疑了片刻,他叫來了兒子,對他說:“請親戚來幫忙手麥子吧!”百靈鳥又想:“這個農夫,只知道讓別人幫忙,不知道自己做事。說不定他的親戚也在收麥子呢!”於是,百靈鳥還沒有搬走。

 第三天,農夫又到麥田裏壹看,呀!麥子有些都落了。農夫又對他的兒子說:“雇傭幾個人來收割麥子,明早就來割。”

 百靈鳥壹聽,悄聲對她的兒女們說:“咱們該走了。壹個人要是不指望外人,自己動起手來。那肯定有辦成的希望。”說完,她馬上和她的兒女們搬走了。

寓言故事 14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壹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壹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壹天,莊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妳在宮裏和壹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壹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妳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壹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麽不幸。如果妳壹直寵信這個人,楚國壹定要滅亡的。妳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壹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什麽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壹帶)。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於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妳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妳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楚襄王說:“我現在太懊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莊辛說:“那我給妳講壹個故事吧”於是,莊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壹圈羊。壹天早晨,他發現少了壹只羊,仔細壹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鉆進來,把羊叼走了壹只。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壹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麽?”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壹只。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鉆進來,叼走了壹只羊。他非常懊悔自己沒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鉆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壹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莊辛的意思,於是他接著對莊辛說:“莊愛卿,那麽咱們該怎麽辦呢?”於是,莊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寓意

 壹、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做錯了不及時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時改正,而且還不斷地錯上加錯,時間長了,最後可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了。

 二、“補牢”的時候,先看看羊圈裏的羊是否因耽擱時間太久已經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時補救,那麽即便補救了也無濟於事了。

寓言故事 15

趙奢秉公辦事

 趙奢年輕的時候,曾擔任趙國征收田稅的小官。官職雖小,可趙奢忠於職守,秉公辦事,不畏權勢。

 壹次,趙奢帶著幾名手下到平原君家去征收田稅。這平原君名叫趙勝,是趙國的相王,又是趙王的弟弟,位尊壹時。平原君的管家見趙奢前來收稅,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裏。管家態度十分驕橫,蠻不講理。他召來壹夥家丁,把趙奢和幾個手下人圍了起來,不但拒交田稅,還無理取鬧。趙奢十分氣憤,他大喝道:“誰敢聚眾鬧事,拒交國家稅收,我就按國法從事,不論他是誰!”管家仗著自己是平原君家的要人,對趙奢的話不以為然,結果,趙奢真的依照當時的國家法律,嚴肅地處理了這件事,殺了平原君家包括管家在內的9個參與鬧事的人。

 平原君知道這件事後,大發雷霆,揚言要殺掉趙奢。有很多人都勸趙奢趕快逃到別國去躲壹躲,免遭殺身之禍。

 可是趙奢壹點也不害怕,他說:“我以國家利益為重,依法辦事,為什麽要逃避?”他主動上門到平原君家去,用道理規勸平原君說:

 “您是趙國的王公貴族,不應該放縱家人違反國家法令。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國家法律,都拒不交納國家田稅,那國家的力量就會遭到削弱。國家壹削弱,就會遭到別國的侵犯,甚至還會把我們趙國滅掉。如果到了那壹天,您平原君還能保住現在這樣的富貴嗎?像您這樣身處高位的人,如果能帶頭遵守國家各項法令制度,帶頭交納田稅,那麽上上下下的事情就可以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天下人也會心悅誠服地交租納稅,那麽,國家也就會強盛起來。國家強盛,這其實也是平原君您所希望的呀。您身為王族貴公子,又擔當相國重任,怎麽可以帶頭輕視國家法令呢?”

 壹席話,說得平原君心服口服,也對趙奢以國家利益為重、秉公辦事的態度十分贊賞。他認定趙奢是個賢能的人才,就把趙奢推薦給趙王,趙王命趙奢統管全國賦稅。

 打這以後,趙國的稅賦公正合理,適時按量收繳,誰也不徇私情,國庫得到充實,老百姓也富裕起來。

 趙奢不畏權勢,奉公執法,人人都這樣,何愁國家不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