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融的本質是價值流通。金融產品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很廣,其中主要包括:會計、財務、投資學、銀行學、證券學、保險學、信托學等等。
金融是壹種交易活動,金融交易本身並未創造價值,那為什麽在金融交易中就有賺錢的呢?按照陳誌武先生的說法,金融交易是壹種將未來收入變現的方式,也就是明天的錢今天來花。
簡單地說金融交易的頻繁程度就是反映壹個地區、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繁榮能力的重要指標。
傳統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貨幣資金的流通的學科。而現代的金融本質就是經營活動的資本化過程。
西方定義,《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字典》,指資本市場的運營,資產的供給與定價。其基本內容包括有效率的市場,風險與收益,替代與套利,期權定價和公司金融。
擴展資料:
金融的構成要素有5點:
1、金融對象:貨幣(資金)。由貨幣制度所規範的貨幣流通具有墊支性、周轉性和增值性;
2、金融方式:以借貸為主的信用方式為代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壹般是信用關系的書面證明、債權債務的契約文書等;
包括直接融資:無中介機構介入;間接融資:通過中介機構的媒介作用來實現的金融。
3、金融機構:通常區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4、金融場所:即金融市場,包括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場等等;
5、制度和調控機制:對金融活動進行監督和調控等。
各要素間關系:總體講各要素是既相對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金融對象、金融場所為金融體系硬件要素,金融方式、制度和調控機制為金融體系軟件要素,金融機構為其綜合要素;
百度百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