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狗的甲骨文如下:
二、漢語拼音:gǒu
三、釋義:
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舌長而薄,可散熱,毛有黃、白、黑等顏色。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訓練成警犬,有的用來幫助打獵、牧羊等。也叫犬。
四、狗的部首:犭
五、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六、造字法:形聲;從犭、句聲
七、異體字:豿
擴展資料:
壹、字源解說:
造字本義:名詞,交配時公母勾連的犬,形體似狼的肉食動物。
古人稱犬為“狗”,因為狗類交配時呈現雌雄性器官相勾連的特有情形。狗與人類關系密切,對主人忠誠無比,但狗吃屎、狗交配時奇形而且長久的現象,特別令目擊者尷尬,因而“狗”在中國自古以來被當作缺德的惡名。
文言版《說文解字》:狗,孔子曰:“狗,叩也。叩氣吠以守。”從犬,句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狗,孔子說:“狗,叩叫。叩氣吠叫為主人守門。”字形采用“犬”作邊旁,采用“句”作聲旁。
二、相關組詞:
1、遛狗[liù gǒu]?
帶著狗散步。
2、狗附[gǒu fù]?
古代軍營中的戒備設施。
3、澤狗[zé gǒu]?
水鳥名。因能在水中捉魚,又名水狗、魚狗。
4、狗走[gǒu zǒu]?
古代壹種守城器械。
5、狗刨[gǒu páo]?
狗刨式遊泳,顧名思義就是像狗壹樣遊,頭壹直露在水面以上,用四肢搗水,因前進速度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