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分析方法給出壹組幫助系統分析人員產生功能規約的原理與技術。它壹般利用圖形表達用戶需求,使用的手段主要有數據流圖、數據字典、結構化語言、判定表以及判定樹等。
結構化分析的步驟如下:
①分析當前的情況,做出反映當前物理模型的DFD;
②推導出等價的邏輯模型的DFD;
③設計新的邏輯系統,生成數據字典和基元描述;
④建立人機接口,提出可供選擇的目標系統物理模型的DFD;
⑤確定各種方案的成本和風險等級,據此對各種方案進行分析;
⑥選擇壹種方案;
⑦建立完整的需求規約。
結構化設計方法給出壹組幫助設計人員在模塊層次上區分設計質量的原理與技術。它通常與結構化分析方法銜接起來使用,以數據流圖為基礎得到軟件的模塊結構。SD方法尤其適用於變換型結構和事務型結構的目標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它從整個程序的結構出發,利用模塊結構圖表述程序模塊之間的關系。結構化設計的步驟如下:
①評審和細化數據流圖;
②確定數據流圖的類型;
③把數據流圖映射到軟件模塊結構,設計出模塊結構的上層;
④基於數據流圖逐步分解高層模塊,設計中下層模塊;
⑤對模塊結構進行優化,得到更為合理的軟件結構;
⑥描述模塊接口。
結構化程序設計原則和方法
在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具體實施中,要註意把握以下原則和方法:
1.使用程序設計語言中的順序、選擇、循環等有限的控制結構表示程序的控制邏輯;
2.選用的控制結構只允許有壹個入口和壹個出口;
3.程序語句組成容易識別的語句序列塊,每塊只允許有壹個入口和壹個出口;
4.復雜結構的程序設計時,僅用嵌套的基本控制結構進行組合嵌套來實現;
5.嚴格控制GOTO語句的使用。其意思是指:
(1)用壹個非結構化的語言去實現壹個結構化的構造,既雖然有些高級語言有GOTO語句,但編程時不使用;
(2)若不使用GOTO語句會使功能模糊時,慎重地使用GOTO語句;
(3)在某種可以改善而不是損害程序可讀性的情況下,慎重地使用GOTO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