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話。
南宋慶元間任汀州教授的陳壹新在《跋贍學田碑》有雲:“閩有八郡,汀鄰五嶺,然風聲氣習頗類中州。”差不多同時代的劉克莊在詠漳州風物的詩句中有:“風煙絕不類中州”。可見宋人眼中境土相鄰的汀、漳兩州居民的方言和文化面貌是完全不同的。說明宋代閩西已經形成獨特的語言。
壹般認為,南宋時客語便初步定型,但直到20世紀才被定名為客語。語言學術研究中,以梅縣話為代表,但現實中惠陽話影響較大;在臺灣以四縣腔為代表。
擴展資料:
從西晉“五胡亂華”開始,中原漢人經多次向南大遷徙,逐漸形成客家民系,客家人的遷徙,不僅保留了中原的風俗習慣,也保留下了語言的漢唐古韻。客家話是古代中原語言中的壹支重要組成部分,繼承了平水韻的讀音和漢字韻部。
宋詞大家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車”不讀chē讀cā,而客家人叫車子作cā zi。
“膩”是形聲字,形旁為“月”,即“肉”,表其字義與肉食品有關。“貳”為聲旁,古音讀nì,數字“1、2、3”為“yī、nì、sān”。客家人關於“貳”的讀音,與古漢語是相同的。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木蘭詩》),“爺”指父親。如今普通話中多指祖父,而客家話的“爺”是指父親。
“走”古漢語是“跑”的意思。“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即“扁鵲望見蔡桓公轉身就跑”,普通話則單指區別於“跑”的步行。而客家人說“他很會走”,即“他跑得很快”。“打飛走”,即“飛快地跑”。
總之,客家這壹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民系,雖經千百年時空變異,逐漸改變著使用的語言,但仍有壹部分古漢語的音和義頑強地保留在其語言之中。
百度百科-客家話
百度百科-永樂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