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哀:悲憤。受到欺壓而悲憤的軍隊壹定勝利。①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壹方獲得勝利。後指因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反引申為由橫遭侵淩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出自:《老子》第六十九章:“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示例:(今)不,~!不要樂,要哀,何小姐能彈《易水吟》的譜子嗎?◎張恨水《啼笑因緣續集》第十回。
語法:本詞口語、書面語通用,含褒義,描繪性較強,在句中多做分句、定語、謂語,用於形容受到壓迫、欺淩常與“多難興邦”連用。
貶褒:褒義詞
英語:an army burning with righteous indignation is bound to win
成語辨析辨音:勝,不能讀作“shēng”。
辨形:哀,不能寫作“衰”。
辨析:“哀”在這裏表悲憤,悲壯義,不要理解為悲痛、悲哀。
哀兵必勝的近義詞師直為壯 哀師必勝
哀兵必勝的反義詞驕兵必敗 驕者必敗 傲卒多降 傲卒多敗
哀兵必勝造句哀兵必勝,侵略者必將遭到可恥的失敗。
看著滿城的殘陽,老人感嘆道:“這真是多難興邦,哀兵必勝啊!”
我們這支弱旅眾誌成城,硬是打敗了強勁的對手,真應了那句話“哀兵必勝”。
在古代戰爭中有許多哀兵必勝的戰例。
更多用哀兵必敗造句……
喜出望外哀而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