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請寫出兩個古人勤奮讀書的典故。

請寫出兩個古人勤奮讀書的典故。

囊螢映雪

囊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頭懸梁

晉朝有壹個叫孫敬的人,每天讀書到深夜,經常怕打瞌睡,

就用繩子系住頭發拴在房梁上,如果頭昏要打瞌睡,頭往下墜,繩子就會將他扯醒。他就用這種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

錐刺股

戰國時,有壹個叫蘇秦的人,因為在秦國求官不成,回家後被家人看不起,就將太公《六韜》、《陰符》等兵法書藉,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奮苦讀。每當到了夜深人靜,頭昏腦漲,眼睛發澀,總想睡覺的時候,就用錐子自自己刺自己的大腿,自己清醒後又讀書。

鑿壁借光

西漢人匡衡,小時家裏很窮,非常喜歡讀書,但晚上家裏

沒有油點燈。鄰居房裏點著燈,匡衡就把墻壁鑿壹個洞,讓燈光從洞裏透過來照著讀書。

韋編三絕

孔子為讀《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簡,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多次。比喻讀書勤奮。

畫荻教子:

北宋時期,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裏生活非常困難。他的母親壹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哪裏有錢供他上學呢?她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歐陽修就這樣在母親的教導下在地上用荻草稈在地上寫字,終於學有所成。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學家將樂縣人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壹生立誌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壹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壹步深造。有壹天,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壹個正確答

案,他倆壹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布。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壹只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壹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壹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後來,楊時學得程門立雪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