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字讀作:pàn。
泮(pàn),總筆畫數:8,本義是古代天子諸侯舉行宴會或作為學宮的宮殿。也稱泮宮。?
基本釋義:
(1) 散,解:冰~。~渙(融解,分散)。
(2) 〔~池〕古代學宮前的水池。
(3) 〔~宮〕古代的學校。
(4) 〔~汗〕水廣大的樣子。
(5) 姓。
泮字姓氏讀作:pàn。泮姓,罕見姓氏。《百家姓》裏未收錄,總人口排名400名以外,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黑龍江省嫩江縣,山東省東平、魚臺,山西省太原、大同、陽泉,陜西省韓城,浙江省椒江,江西省宜豐,湖南省芷江等地均有分布。
康熙字典:
〔古文〕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判。《說文》諸侯鄕射之宮,西南為水,東北為墻。《詩·魯頌》思樂泮水。《箋》泮之言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禮·王制》作頖宮。
又《通典》兗州泗水縣有泮水。
又散也。《詩·邶風》迨冰未泮。
又與判同。《史記·陸賈傳》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
又與畔通。《詩·衞風》隰則有泮。《傳》泮,坡也。《箋》泮,讀為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