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農畜讀音

農畜讀音

農畜讀音nóng chù。

農畜是壹個漢語詞語,指與農業有直接關系的馴化動物。通常指豬、牛、羊、馬等。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若至力農畜,工虞商賈,為權利以成富,大者傾郡,中者傾縣,下者傾鄉裏者,不可勝數。

畜(拼音:chù、xù)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畜”本義指人所飼養的禽獸,也泛指禽獸,讀chù。“畜”又音xù,指飼養禽獸,又指積聚、儲藏,用作動詞,此義後用“蓄”表示。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田部畜。

(chù)《唐韻》醜六切。《集韻》敕六切。《正韻》昌六切,並音觸。《說文》:田畜也。引《淮南子》:註言:田之汙下黑土者,可畜牧也。按:《淮南》無此語。

又積也。《禮·月令》: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斂,務畜菜。註:始為禦冬之備。《釋文》:畜,醜六反。

又《內則》:子婦無私貨,無私畜。

又止也。《孟子》:畜君何尤。註:畜,止也。敕六反。

又大畜,小畜,並易卦名。

(xù)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許六切,音旭。養也。《易·師卦》: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論語》:君賜生,必畜之。《史記·樂毅傳》:臣恐侍禦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容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天下誰畜之。註:畜,猶容也。許六反。

又六畜。《左傳·桓六年》: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釋文》:畜,許六反。註:六畜旣大而滋也。《禮·曲禮》:問庶人之富,數畜以對。疏:謂雞豚之屬。《釋文》:許六反,鄭註:《周禮》雲:始養曰畜。按:六畜之畜,古俱許六反,今人並讀作昌六反。

又起也。《詩·小雅》:拊我畜我。箋:畜,起也。《釋文》:喜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