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體是中國明代木版印刷中出現的字體,並不是個人的字體。
原形為宋代模仿楷書基本筆劃(如點、撇、捺),但因應當時以木板作活版印刷,為了順應木的天然紋理,而從楷體左低右高的斜橫,演變成直橫;同時也因為減低損耗,而將豎筆加粗。至明代,這種字體逐漸脫離楷書的模樣,成為壹種成熟的印刷字體。
起源
在中國宋代出現了活字印刷術,而當時的活字字體都是楷書。宋的印刷事業有三大產地,即浙江、四川、福建,而三地的楷書字體有各自的特點。浙江所出版的字體大多仿制歐陽詢的楷書,四川的大多仿制顏真卿的楷書,福建的大多仿制柳公權的楷書。
宋敗於金朝後,為翻印留在北宋的書籍,南宋首都臨安的棚北大街上又建立了許多出版商(時稱“書坊”),其中有陳起的陳宅書籍鋪。陳宅書籍鋪出版的書籍有壹種甚有特色的楷書字體。這個字體,被後人仿制,就是現代所謂“仿宋體”,也是宋體的基礎。
有的在臨安印刷的書籍在明代翻印,而字體有所改變:橫畫被直線化,有比較固定的粗細變化。在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刊刻的《墨子》中,宋體的基礎已經成型。萬歷年間,這種字體因刊本數量急速增加而普及化,成為現在所認識的宋體。
雖然宋體逐漸流行,但由於這種字體缺少書法上的藝術變化,被明代文人詬為“匠體字”。宋體字東傳至日本,被日本稱作明朝體。清朝時的印刷亦以宋體為主,《康熙字典》也采用宋體,不過同時康熙亦規定改稱此刻版字體作“宋體”,導致後來在中文裏,這種字體的名字有“明體”與“宋體”之爭。
有壹種流傳的說法認為宋體字是秦檜發明的,原名秦體字。這種說法在1988年出版的小說《第二幅人體畫》、1991年出版的少兒百科書《萬事由來集成》和壹系列自媒體都有提到,但是與事實不符。
發展
日本的明朝體(日語:明朝體/みんちょうたい?Minchōtai),是由於美國人姜別利(William Gamble)於1859年將上海美華書館所制的六種字體傳入日本,並指導日人本木昌造電鍍字模制造法所成的字體,因為仿自明朝萬歷年間之字體,故稱為“明朝體”,日本今沿用此稱呼。
現代鉛字采用了宋體印刷。後來依據西方文字的黑體和意大利體的方式,在漢字印刷體中也創造了黑體的鉛字。目前宋體、黑體、仿宋體和楷體成為漢字印刷的主要四種字體。“宋體”是壹類字體的總稱,有很多字體都屬於這個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