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裏收了13個鬼字旁的字
文章也是由字詞組成的,下面些字詞僅供參考
鬼〈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個“人”字,上面象壹個可怕的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漢字部首之壹,從“鬼”的字大多與迷信、鬼神有關。本義:迷信的人認為人死後有“靈魂”,稱之為“鬼”)
同本義 [devil;apparition;ghost]
鬼,人所歸為鬼。――《說文》
眾生必死,死必歸士,此之謂鬼。――《禮記·祭義》
載鬼壹車。――《易·睽》
為鬼為蜮。――《詩·小雅·何人斯》
蒼頡作書鬼夜哭。――《淮南子·本經》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楚辭·屈原·國殤》
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壹人;汝
鬼guǐ
⒈迷信者認為"人死後有靈魂"叫"鬼":沒有~也沒有神。物死不能為~,人死何故獨能為~。
⒉陰險,奸詐,不光明:~主意。~ ~祟祟。心懷~胎(〈喻〉不可告人的事)。
⒊機靈,多指小孩或對小孩的愛稱:~聰明。乖小~。這孩子~得很。
⒋對人的蔑視或憎恨:煙~。吝嗇~。膽小~。吸血~。~子兵。
⒌糟糕,惡劣:遇上了~事情。這個~天氣,太熱了。
⒍星宿名。二十八宿之壹。
魂 <名>
(形聲。從鬼,雲聲。本義:靈魂,古人想象的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
同本義 [soul]
魂,陽氣也。――《說文》
人生始化為魄,既生魄,陽曰魂。――《左傳·昭公七年》
聊樂我魂。――《韓詩·出其東門》
魂者,精氣也。――《論衡·紀妖》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易·系辭》
隨神而來往者謂之魂。――《靈樞經》
魂去屍長留。――《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魂悸以魄動。――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又如:魂識(心靈;魂靈);魂氣(靈魂);魂骸(死者的靈魂和軀體);魂質(靈魂和實體)
精神,神誌 [spirit;mood]。如:斷魂;夢魂
魂hún迷信說法,所謂"離開肉體而存在的精神":死後沒有~魄。~飛魄散(嚇得魂魄都飛散了。形容極端驚恐)。[靈魂]〈喻〉
①人的精神、意識等活動:不能出賣自己的靈~。
②事物最精粹最主要的部分:教師是人類靈~的工程師。
魁〈名〉
(形聲。從鬥,鬼聲。“鬥”,長柄酒勺。本義:湯勺,調羹。長柄大頭)
同本義 [ladle]
魁,羹抖也。――《說文》
授以魁柄。――《漢書·梅福傳》
太子洗馬荀子驥家中以龍銅魁作食欻鳴。――晉·郭璞《易洞林》
古星名。北鬥七星的第壹至第四星,壹說為北鬥第壹星 [the four stars in the bowl of the Big Dipper]
平旦建者魁。――《漢書·天文誌》
那北鬥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邊上面,杓在上,魁在下。――《老殘遊記》
又如:魁星(即“奎宿”,原為二十八宿之壹。後被古人附會為主管文運之神);魁杓(指北鬥星);魁岡(河魁星與天岡星的合稱
魁kuí
⒈頭目,首領:他是~首。罪~禍首。~甲(狀元)。
⒉大,高大:~梧。~偉。形~體壯。
⒊勺子,調羹:~、碗、瓶等。
⒋[魁星]
①北鬥七星中,成鬥形的四顆星,也指第壹顆星。
②我國神話中指主宰文章興衰的神。
—————————————————
魁kuǐ 1.藏。 2.盤結。參見"魁瘣"。 3.見"魁壘"、"魁礧子"。 4."魁2?"。 5.見"魁摧"。
—————————————————
魁kuài 1.孤獨貌。參見"魁然"。
魃 <名>
旱魃,傳說中能引起旱災的鬼 [legandary demon causing drought]
魃,旱鬼也。從鬼,犮聲。――《說文》
旱魃為虐,如惔如焚。――《詩·大雅·雲漢》
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山海經·大荒北經》
又如:旱魃(古代傳說中造成旱災的鬼);魃虐(旱災);魃蜮(鬼蜮)
魃 <名>
旱魃,傳說中能引起旱災的鬼 [legandary demon causing drought]
魃,旱鬼也。從鬼,犮聲。――《說文》
旱魃為虐,如惔如焚。――《詩·大雅·雲漢》
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山海經·大荒北經》
又如:旱魃(古代傳說中造成旱災的鬼);魃虐(旱災);魃蜮(鬼蜮)
魅 <名>
(形聲。從鬼,未聲。本義:迷信傳說中的精怪) 同本義 [evil spirit;demon]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嗥雨嘯,昏見晨趨。――鮑照《蕪城賦》
又如:魑魅(傳說中指山林裏能害人的妖怪);鬼魅(鬼怪);魅虛(老怪鬼魅名)
魄〈名〉
(形聲。從鬼,白聲。從鬼的字,常與靈魂、鬼怪有關。本義:陰神,迷信的人指依附於人的身體而存在的精神)
同本義,有別於可遊離於人體之外的魂 [soul]
魄,陰神也。――《說文》
人生始化曰魄。――《左傳·昭公七年》。註:“形也,既生魄,陽曰魂。疏:附形之靈為魄。”
其魄兆於民矣。魄意之精也。――《國語·晉語》
魄也者,鬼之盛也。――《禮記·祭義》。註:“耳目之聰明為魄。”
忽魂悸以魄動。――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又如:魂魄(迷信者指附在人體內可以遊離出去的精神);心魄(心靈);喪魂落魄;魄蕩魂飛(魄散魂消、魄散魂飛
魄pò
⒈〔魂魄〕唯心者或迷信者所謂"依附於形體的、死後繼續存在的精神":死後沒有魂~。〔魂飛魄散〕嚇得魂魄都飛散了,形容極度驚恐。
⒉精神,精力,氣概:~力。體~。氣~。
—————————————————
魄tuò[落魄]見 "落"。
—————————————————
魄bó 1.象聲詞。 2.通"薄"。參見"魄莫"。 3.通"礴"。
魘 <動>
(形聲。從鬼,厭聲。本義:夢中遇可怕的事而呻吟、驚叫)
同本義 [have a nightmare]
猶疑在波濤,怵惕夢成魘。――韓愈《陪杜侍禦遊湘西兩寺獨宿》
又如:魘魔(夢魘);魘夢(惡夢);魘語(講夢話)
迷糊;迷惑 [delude;confuse]
原來那師父被妖術魘住,不能行走,心上明白,只是口眼難開。――《西遊記》
又如:魘魔法(魘魅);魘鎮(用咒語和法術鎮壓降伏邪祟的壹種巫術);魘樣(以前把“魔術”、“妖法”、“預言”等都稱為“魘樣法”,即使用法術以幻象迷惑人);魘住(睡夢中感到身不能動,口不能言,常發生驚叫現象);魘祟(用妖術使人迷亂)
魘(魘)yǎn惡夢。夢見什麽可怕的東西驚叫起來;或覺得有什麽東西壓住,不能動彈又呼叫不出:夢~。
“魍魎”:傳說中的怪物
魈 <名>
山魈。山中精怪 [demon in mountain]
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晉·葛洪《抱樸子·登涉》
又如:魈魅(即魈鬼。鬼怪)
魏 <名>
闕宮門的臺觀 [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周禮·太宰》
魏闕之高。――《淮南子·本經》
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漢·班固《典引》
又如:象魏(古代宮門外的闕門);魏觀(即魏闕、魏象)
古國名 [Wei state]
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姬姓。在今山西芮城縣北。公元前661年被晉獻公攻滅,把它封給畢萬
戰國七雄之壹。開國君主魏文侯(名斯)是畢萬後代,和趙韓壹起瓜分晉國。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韓魏聞之。――《戰國策·齊策》
不敢加兵
魏wèi
⒈周代諸侯國名,戰國時期七雄之壹。在今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壹帶。
⒉朝代名:
①三國(~、蜀、吳)之壹,公元220-265年。第壹代君主是曹丕。轄區在今黃河流域各省及淮河流域壹帶。
②北朝之壹,北魏,公元386-534年。第壹代君主是拓跋珪。另外有東魏(534-550年);西魏(535-557年)。
—————————————————
魏wéi 1.獨立貌。
—————————————————
魏wēi 1.高大貌。
魍 <名>
(形聲。從鬼,罔聲。本義:魍魎) 同本義 [demond and monsters]。如:魍魎混沌(鬼迷心竅的糊塗蟲);魍魅(山川木石的精怪)
魍魎
[demons and monsters] 傳說中的壹種鬼怪
魍 <名>
(形聲。從鬼,罔聲。本義:魍魎) 同本義 [demond and monsters]。如:魍魎混沌(鬼迷心竅的糊塗蟲);魍魅(山川木石的精怪)
魍魎
[demons and monsters] 傳說中的壹種鬼怪
魑 <名>
(形聲。從鬼,離聲。本義:精怪名)
傳說中的山神 [mountain god]
始經魑魅之塗,卒踐無人之境。――孫綽《遊天臺山賦》
又如:魑魅(古代傳說中山神和精怪,能作祟禍人。泛指壞人);魑魅魍魎(本為山怪水神,引申為各式各樣的壞人)
泛指鬼怪 [demon]。如:魑祟(鬼怪)
魔 <形>
神奇;奇異 [magic;mystic]
魔mó
⒈迷信者所謂"能迷惑人、傷害人的鬼怪":~鬼,妖~,惡~等都是虛構的。
⒉神秘,奇異:~力。~術。~方。
⒊[魔掌]〈喻〉兇惡反動勢力的控制:斬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