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肬讀什麽

肬讀什麽

肬讀yóu。

筆順讀寫:

撇、橫折鉤、橫、橫、橫、撇、豎彎鉤、點。

組詞:

肬腫、肬贅、贅肬、齒肬、齕肬、附贅懸肬、齒肬、肬贅、肬腫、食肬、贅肬、龁肬、附贅懸肬。

釋義:

1、皮膚病名[wart]

肬,贅也。從肉,尤聲。——《說文》

肬,腫也。——《廣雅》

今學曾未如肬贅。——《荀子·宥坐》。註:“結肉。”

2、病原體是壹種病毒。

癥狀是皮膚上出現跟正常的皮膚顏色相同的或黃褐色的突起,表面幹燥而粗糙,不疼不癢,多長在面部、頭部或手背等處。如:疣子(疣。皮膚上長的肉瘤);疣瘡(疣子)。

3、用同“尤”。怨恨,歸咎;過失[hate;fault]

三皇之時,食肉衣皮,巢居穴處,以崇質樸,豈復須章黼之冠,曲裘之飾哉。然其人稱有德,而孰疣之。——漢·牟融《理惑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於求切《韻會》疑求切,?音尤。《說文》贅也。《博雅》肬,腫也。《釋名》肬,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荀子·宥坐篇》曾未如肬贅。《楚辭·九章》竭忠誠以事君兮,反離羣而贅肬。《註》贅肬,過也。《集韻》或作疣。

擴展資料:

《康熙詞典》作者:

清·陳廷敬(1638—1712),原名陳敬,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山人,清代澤州(現山西省陽城縣皇城村)人,入仕五十三年。

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改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給他加上“廷”字,改為廷敬。歷任經宴講官、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陳廷敬生平好學,詩、文、樂極備。他的詩風格“清雅醇厚”,很得康熙皇帝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