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年上半年,在朋友圈看到朋友的鵝媽媽童謠打卡,很感興趣,就關註了那個公眾號。不久後,參加了該公號推出的英文繪本百閱計劃——每期精讀十本英文繪本,***十期。每天早上,微信群內會發音頻及繪本電子版,那段時間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每天都期待著新課。更讓我激動的是,小銥也很喜歡!於是,我利用她上幼兒園的時間來精讀繪本,等她放學了壹起聽。
兩周很快就過去,百閱計劃也告壹段落。既然開了個好頭,英語啟蒙當然不能停!於是,我開始在聽書軟件上找些音頻給她聽,但是發現,她並沒有之前那麽感興趣。後來看了壹些理論書跟文章,才悟到,我沒有事先“備好課”的音頻輸入是無效的。英語啟蒙提倡的“磨耳朵”,應該是可理解的磨,而不是天天播著原版音頻當背景音樂,試想,妳沒接觸過阿拉伯語的話,天天給妳聽阿拉伯廣播,妳能學會嗎?
? 既然她沒興趣,那我只能先找理論書給自己充電了。先是在微信讀書上找到了安妮鮮花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完立刻推薦給好幾個朋友。書中對語感啟蒙、自然拼讀、sight words 等專業知識作了詳細分析,並介紹了為兒童選書的原則——Five finger pick 以及北美分級讀物的標準,受益匪淺!
? 與此同時,我給小銥選了super simple songs? 、安妮花——磨出寶寶的英文耳朵這些簡單、韻律很好的英文兒歌來磨耳朵,效果很好。
? 安妮鮮花的書看完,我又入手了《廖彩杏——用有聲書輕松聽出英語力》
廖彩杏最讓我折服的壹點就是選書,她能從海量的英文繪本中挑出130本,並制成壹年52周的聽讀計劃表。這些書無論是韻律還是顏值都很好,當然,這些並不是教材,也沒有系統的分級,所以壹周壹周聽下來,小銥很喜歡也就幾本。
第壹本她喜歡跟讀的就是卡爾叔叔棕熊系列的《Polar bear》。小銥有個習慣,或者叫癖好,就是無論是歌曲還是繪本,只要是她喜歡的,就能自己在那單曲循環跟唱很久。
最喜歡的要數這本Go away Mr.Wolf,唱的讀的版本都會,每天要念上好幾遍。
還有《Down by the station 》《I am the music man》喜馬拉雅聽書都有唱跟朗讀版本,就這樣學會了壹些關於顏色、動物、交通工具、樂器的單詞。可能沒有買書的緣故,廖彩杏的130本有聲書計劃很難進行下去。
這時,剛好看到大v店在推廣甜心英語,看了介紹,覺得很喜歡,壹套20本紙板書,裏邊涉及的主題剛好很多是我想要的,就果斷入手了。
? 收到之後驚艷了壹把,20本書,有翻翻書、洞洞書,還有壹本Take a smell 還能聞到香味!網上配套音頻也很齊全,每本書都有三種音頻——story ,repeat ,chant ,十月份買的,到現在三個月時間也差不多熏陶完了。
? 除了以上繪本,我最喜歡的就是鵝媽媽童謠紅黃本,鵝媽媽童謠是歐美國家流傳的經典童謠,選這套來啟蒙的原因,除了韻律超好之外,就是覺得等小銥再大壹些可以透過這些童謠來了解其它國家的文化背景。幸好,小銥也喜歡這些童謠!其實,選書就跟做輔食壹般,家長壹定要把關,不能說帶著孩子去童書區,讓他自己挑,這樣看著好像很自由,但實則對孩子的成大意義不大。有時帶著小銥去繪本館挑書,因為每次只能借四本,我都跟她說好壹人挑兩本,其實她自己挑的回家也不會看多久。
? 還有幾本她喜歡的壹定要我買回家的就是:
其實Henny Penny這本偏難,但是可能故事情節吸引了她,所以大概三歲半的時候也能跟讀壹些句子。
? 接著,我又買了蓋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啟蒙規劃師》。
與前面安妮鮮花和廖彩杏相同的是,蓋兆泉也特別重視“聽”,書中特別強調了語言學習的順序“聽——說——讀——寫”,並且幫讀者糾正了關於“自然拼讀”的誤區。自然拼讀在當前的英語啟蒙圈子很火,很多培訓班也打著“學了自然拼讀,就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口號來吸引家長們的眼球,作者壹針見血地指出:自然拼讀是為了讀,是在有壹定詞匯量的基礎上(通常是說3000詞匯量)的壹種閱讀工具,所以,零基礎學自然拼讀是沒用的!
? 蓋兆泉在書中還強調了關於選書的看法,她覺得,英語啟蒙應該選用分級讀物,而不應該選繪本。這壹點,我很認同。繪本其實只是當故事書看,沒有系統性,而分級讀物的編寫是按照分級指數來編寫的。
? 其實在壹開始,我就有看到像牛津樹之類的分級讀物精讀班,但當時覺得這麽系統的讀物要等大壹些才能用,就選了廖彩杏的書單。直到看了蓋兆泉的這本書,才又重新去了解分級讀物,像牛津樹,裏邊所涵蓋的知識其實很全面,在進行英語啟蒙的同時又能擴展知識面,何樂而不為呢?
? 18年了,打算年後就開始進行分級讀物的學習。今年計劃學習三套分級讀物的低階,分別是:RAZ 、牛津樹、蘭登分級閱讀。對這三套讀物我正在進壹步了解,希望今年能實現目標,在啟蒙路上少走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