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字筆順是橫?豎?豎?點?撇?橫。
亞,漢語常用字,讀作yà,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正視的族徽和俯視的祭壇形,後來引申為僅次壹等。《說文解字》認為是“醜陋”。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部
《唐韻》、《集韻》並衣駕切,鴉去聲。《說文》:醜也。象人局背之形。
又《爾雅?釋言》:亞,次也。《蜀誌》:諸葛亮管蕭之亞。
又姻亞,壻之父曰姻,兩壻相謂曰亞。《詩?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別作“婭”。
又《集韻》、《正韻》並於加切,音鴉。《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又與惡同。《史記?盧綰傳》:綰孫他人封亞谷侯。《漢書》作“惡谷”。《語林》:宋人有獲玉印,文曰“周惡夫印”。劉原父曰:漢條侯印,古“亞”、“惡”二字通用。
又與“滹”通,滹沱。《禮?禮器》作“惡池”。《秦?詛楚文》作“亞駝”。
又《郝敬讀書通》“壓”通作“亞”。杜甫“上巳宴集詩”(《上巳日徐司錄林園宴集》):花蕊亞枝紅。又“入宅詩”(《入宅三首》):花亞欲移竹。並與“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