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業、希的讀音小寫字母是qín、yè、xī;
秦、業、希的讀音大寫字母是QIN YE XI;
聲調為陽平、去聲、陰平。
漢語拼音是壹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中華人民***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壹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範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現代標準漢語拉丁轉寫標準。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轉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
聲調是漢語音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是壹個音節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漢語拼音方案專門規定了聲調符號。聲調符號是繼承註音字母的標調方式,這四個調號比較直觀地顯示了漢語普通話四聲的高低升降特征,有壹定的優點。不過書寫中要回筆,應用也不太方便,而且聲調符號采用加符形式,但加符字母無法在計算機中正確顯示和輸入。這種情況不適應當前信息化、數字化的發展要求。這些字符在已出版的漢語字典、詞典中都只能靠人工造字,因為電腦中沒有對應的編碼。許多小學語文老師和大學教授中文的教師對漢語拼音更是苦惱,他們根本無法制作出合乎《方案》規定的漢語拼音電子教學材料,只能靠手寫或自己造字,這非常不便於教學。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是傳統的音韻學術語, 非專業人員較少使用, 方案應采用大眾習慣稱說的第壹聲、 第二聲、第三聲、 第四聲給聲調符號命名。聲調符號應加在音節後,第壹聲、第二聲、 第三聲、 第四聲分別記作- / v \ (均為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