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康侯簋怎麽讀

康侯簋怎麽讀

康侯簋怎麽讀如下:kāng hóu guǐ,康侯簋是1931年在河南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銅器。

隨後被倒賣至海外,1977年由布魯克·休厄爾捐贈給大英博物館。通高24厘米,口徑41厘米, 鑄於。侈口束頸,塗腹微鼓,高圈足加寬邊。獸首耳垂長方形小珥。頸和圈足相間排列火紋和四瓣目紋,腹部飾直條紋。器底銘文24字,記周王伐商。

銘文“王朿伐商邑”意思是周公攻打商邑。《史記·管蔡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康侯簋》中的這句話記載的就是周公攻打商邑,討平“三監之亂”這件事。

周初攻打商邑有兩次,壹是武王伐紂,壹是成王時伐武庚。因為康叔封衛是在平定“三監之亂”後,因此我們才肯定這是第二次攻打商邑。“朿”,同伐。王筠《說文句讀》:“在草曰芒,在木曰朿。”段玉裁註:“朿,今作刺。”《說文》:“君殺大夫曰刺。”

“令康矦啚於衛。”意思是令康侯封改封到衛地去做衛侯。“”,《康熙字典·彳部》引《說文》曰:“,同徙。”徙就是改變封地。“啚”,《說文字根》:“孳乳為圖、鄙等字。”孳乳就是滋生。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此康侯圖當是康侯封。古文邦、封壹字,圖、鄙壹字。《說文》:‘邦,國也。’《廣雅·釋詁四》:‘鄙,國也。’封與鄙(應為圖)當是壹名壹字。”當然,“鄙”字也可以用他的常用義邊邑、城邑解釋,“啚於衛”中的鄙解釋作封邑,全句意思是讓康侯到他的新封地衛地去。

西周金文稱康矦、康矦豐,《尚書·康誥》、《酒誥》稱封,《史記》稱康叔封,《左傳·定四》稱康叔,《易·晉卦》有康侯。這些不同的稱呼,都是指康姓的得姓祖康叔。康是侯衛以前的封地,《衛世家》索隱雲:“康,圻內國名。“圻內”指畿內。康叔初封時的封地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