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的繁體字是畝。
壹、簡述
1、畝,通用規範漢字,壹級字,讀作mǔ,最早見於金文。其本義是指中國地積單位,市畝的通稱。《詩·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東其畝。”引申為田埂,田中高處之義。《韓非子·說疑》:“又親操耒耨以修畎畝。”泛指農田,田地。除外,畝與“母”通假。
2、《書·微子之命》:“唐書得禾,異畝同穎。”為根本;根源之義。
二、字源演變
1、“畝”,形聲字。從田,每聲。小篆正體結構與金文相同,後世楷書寫作“畮”。秦簡牘,加又加久,二者為疊加聲符,每、久、又同屬之部。“又”符到《說文》小篆或體中訛變為“十”,所以就形成了“畞”字。
2、將《說文》小篆或體,“十”寫成壹點壹橫並移置“田”字至上就是“畝”字。去掉“畝”的聲符“久”,久形成了簡化字“畝”。漢隸,從“夂”是“久”的寫訛。此字除做“畮”“畞”“畝”外,還有“畆”、“畒”等異體。
三、康熙字典
1、《唐韻》莫厚切。《集韻》《韻會》莫後切。?謀上聲。《司馬法》:六尺為步,步百為畝。泰孝公制:二百四十步為畝。宋程頤曰:古者百畝止當今之四十畝,今之百畝當古之二百五十畝《書·盤庚》惰農自安,不昬作勞,不服田畝。
2、《詩·小雅》:南東其畝。朱註:畝,壟也。又丘名。《爾雅·釋地》:如畝,畝丘。註:丘有隴界如田畝。《釋名》:畝丘,丘體滿壹畝之地也。《詩·小雅》:楊園之道,猗於畝丘。傳:畝丘,丘名。
3、又地名。《左傳·桓二年》:晉?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註: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