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漢語二級字,讀作炙(zhì),本義指燒烤,把去毛的獸肉串起來在火上薰烤。
基本字義:
1、烤:~兔;焚~忠良;~手可熱(熱得燙手,喻權貴氣焰很盛)。
2、烤肉:膾~人口(美味人人愛吃,喻好的詩文、事物大家都稱贊)。
3、喻受到熏陶:親~(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誨或傳授)。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只。《說文》炮肉也。從肉,在火上。《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書·泰誓》焚炙忠良。《疏》焚,炙,俱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