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請問“反切”是什麽意思?

請問“反切”是什麽意思?

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壹個漢字註音的方法,是中國傳統的註音方法,有時單稱反或切。

漢語本來的註音方式是讀如某字(直音法),隨著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其聲明學為漢語引入了反切這種註音方法。唐代時,僧人守溫取漢字為三十六聲母,宋人又以韻書的韻母字作為韻母。反切法益為精密,成為最通行的註音法。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國語註音字母(聲母二十四個,韻母十六個),反切法遂被淘汰。

反切原理:

用作反切的兩個字,前壹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後壹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註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例如,《廣韻》“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宗的韻母和聲調為冬註音。反切的產生,是為了補救讀若、直音註音方法的不足,是漢字註音方法的壹個巨大的進步,標誌著漢語語音學的開始。

反切剛剛產生的時候是容易學習和掌握的。當時壹般人不僅可以通過反切認字,制造反切來註音,而且還能用反切來打啞謎、說隱語。後來反切變得難懂了,甚至有些讀書人也往往不懂。這是因為語音不斷發展變化,用當代音去讀古人造的反切,自然不免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