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將要遷徙冀州士族十萬戶來充實河南的人口,當時蝗災連綿百姓饑荒,眾官吏認為這樣不可以,然而文帝此意已經非常熾盛。辛毗和朝廷大臣都要求覲見皇帝,文帝知道他要覲見,擺出(難看的)臉色來見他,大臣們都不敢說話。辛毗說:“陛下要遷徙士族,是從哪裏想出來的辦法呢?”文帝說:“妳認為我遷徙士族的辦法不好嗎?”辛毗說:“我的確認為不好。”文帝說:“我不和妳壹同商議了。”(我推測此處文帝有嚇唬辛毗將他遷官或者免官的意思)辛毗說:“您不認為我不才,把我安置在您的左右,當做謀劃建議的官員,怎能不和我商議呢!我所說的並非是為了私立,而是為了社稷的考慮啊,您怎麽能生我的氣呢?”文帝不回答辛毗的話,站起身來進入後宮,辛毗隨後跟著文帝並且拉著他的衣服前襟,文帝拂袖而去(據《古代漢語詞典》,奮衣當拂袖講)不再回來,過了很久才出來,說:“(我知道妳)輔佐(我)治理天下,妳又何苦逼迫我這樣急迫呢?”辛毗說:“(如果)現在要遷徙士人,既失去民心,又讓他們無食可吃(意思是收到饑荒的波及)。”文帝於是遷徙了壹半(即五萬戶)。(妳這裏打錯了壹個字,不是“簾”遂徙其半,而是“帝”遂徙其半)。辛毗曾經跟隨文帝獵野雞,文帝說:“獵野雞真是快樂啊!”辛毗說:“對於陛下您很快樂,而對於下邊的臣民就很苦了。”文帝默然不語,以後(因為辛毗之言)就很少出來打獵了。
魏明帝即為,進封辛毗為穎鄉侯,食邑三百戶。當時中書監劉放、令孫資都被明帝所親信,壟斷當時的政局,大臣沒有不和他們交好的,而辛毗單獨不和他們往來。辛毗的兒子辛敞(對他的父親)進言說:“如今劉、孫執掌政權,群臣都像影子壹樣親附於他們,您應該稍微委屈壹下您的剛直之意,和大家壹樣。不然壹定會有毀謗您的言論。”辛毗正色說道:“主上(指魏明帝)即使不能成為聰慧明鑒,但也不是昏暗劣性之人。我立身的準則,自有其本末原則。就算和劉、孫不和,不過是不讓我作三公而已,有什麽危害呢?哪裏有大丈夫想要作三公壹樣的高官而自毀其崇高氣節的呢?”冗從仆射(“從”讀“縱”,“冗從”指散職侍從官)畢軌上表說道:“尚書仆射王思對於舊事非常精到明晰,但是忠心豁亮精於計略就不如辛毗,辛毗應當取代王思的官職。”明帝詢問劉放、孫資,劉放、孫資說:“陛下任用王思,是讓他為您效力辦事,不是以虛名為貴。辛毗的確剛正耿直,但是性格剛烈和專斷,您應當仔細考慮加以詳查。”於是沒有采納(畢軌的建議)。(於是任命)辛毗為衛尉。
這是我的翻譯,參考《三國誌·魏書》原文(696-698頁),查了壹下字典,應該翻譯沒有打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