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嘉興、海鹽)方言與普通話的區別
聲母最重要的特征是中古全濁聲母仍保留濁音音位,比如“凍”、“痛”、“洞”的聲母分別[t]、[t]、[d](普通話“洞”的聲母清化為[t]),北部吳語儘管全濁聲母在起首或單唸時通常清化,即清音濁流,只在詞或語句中維持濁音,在南部吳語中濁音的表現形式壹般為濁音濁流。吳語中的濁音聲母基本保留了中古漢語的特點,個數為8到11個,所以吳語的聲母個數是漢語方言中最多的,壹般為30個左右,而聲母最少的閩南話僅為16 個,粵語17個。 清塞音爆破性較其它漢語強。 疑母洪細皆讀鼻音(疑泥細音混同)。如上海“鱷”[o2]≠“惡”[o5],“藝”[i113]]≠“異”[ji113]。 見系聲母(見溪群,廣義包括疑影曉匣)有文白異讀,分別念舌面音與舌根音(或喉音)。如上海“家”[ia52]文/[ka52]白、“顏”[i113]文/[113]白、“櫻”[i52]文/[52]白、“孝”[i335]文/[h335]白、“學”[ja2]文/[o2]白。 微母有文白異讀——[v高元音/w低元音]和[m]。如上海“物”[v2]文/[m2]白;“網”[wɑ113]文/[mɑ113]白。 奉母部分有文白異讀——[v]和[b]。如上海“鳳”[vo113]文/[bo113]白(鳳仙)、“肥”[vi113]文/[bi113]白(肥皂)。 日母有文白異讀——[z~]和[n~]。如上海“日”[z2]文/[i2]白、“人”[zn113]文/[in113]白。 “鳥”字聲母有文白異讀——上海[i335]文/[ti335]白,白讀合古音“都了切”。 泥來母不混(南方只有吳語、客家話完全區分泥來母),“弄”字依古音“盧貢切”讀來母上海[lo113]。 邊、鼻音[l]、[m]、[n]、[]、[]均分為清濁兩套,分別與陰陽聲調相配,可視為清濁對立的壹部分。 [編輯] 韻母吳語是以單元音為主體的方言。普通話中,ai,ei,ao,ou等都是雙元音韻母,發音的時候聲音拖得很長,而且口部很松,而吳語恰好相反,壹般來說,對應普通話ai,ei,ao,ou的音,在吳語中分別是/,e,,o,都是單元音,並且發音的時候口形是比較緊的,而這壹點恰恰和法語以及日語暗合。 介音[j]、[w]、[]發音短促,具有輔音性(金衢片金華地區例外)。 蟹攝壹、二等不同韻。 鹹、山攝見系壹、二等不同韻,如上海“官”[kw52]≠“關”[kw52](杭州話除外)。 梗攝二等白讀跟梗攝三、四等、曾攝不混,如上海“撐”[335]≠“稱”[335]。 “打”上海[t335]字韻母同“冷”上海[l113],合古音“德冷切”。 “大”口語大多讀“唐佐切”,如上海[du113]。 絕大多數地區保留入聲韻(除東甌片、金衢片金華地區外,均收喉塞音[])。 邊、鼻音[l]、[m]、[n/]、[]能自成音節,並分為陰陽(清濁)兩套。 補充: 聲調單字調 吳語大多有七八個聲調(中古的平上去入四聲各因聲母清濁分為陰陽,部分地區陽上並入陽去,如蘇州)。 上海進壹步將陽平並入陽上去(陽舒統壹),陰上並入陰去,所以只有五個聲調(陰平、陰去、陽去、陰入、陽入)。 北吳蘇滬嘉小片的吳江縣與嘉興府(部分),除了聲母清濁影響分調外,清聲母的送氣與否也構成分調條件,如次陰平(清送氣)與全陰平(清不送氣)不同。吳江縣的各個鄉鎮分調格局各異,有十到十二個聲調(與壯侗語言的十五調格局原理類似)。 在八聲調具全的地點(如紹興),古濁上字不混入陽去,仍歸陽上(漢語族僅有吳、粵兩分支的陽上同陽去有嚴格區別,其余漢語分支皆不同程度地有“濁上歸去”現象)。 連讀調 吳語具有漢語中獨壹無二的廣式連續變調系統。形象地說,吳語在被講的時候,壹句話,或者壹個短語,只有第壹個字是保持了其原本的聲調,後面的字,根據第壹個字的聲調(甚至在不少時候,首字也要發生聲調變化),以及說話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改變了聲調的高低和走向,稱作變調。這種變調是廣泛存在的,即變調可能超越了句子、短語或者詞匯等語音單位 而存在,所以稱為廣式連續變調。同時,這種變調是有傾向性的,即將原先不平整的聲調,變成平整的,而且同時以詞、短語為單位,加強了詞裏面的字,或者短語 裏面的字之間的聯系關系,使得看上去像壹個整體(想象壹下英語中的單詞,或者多個單詞、詞根形成的新單詞),所以又被非正式地稱為連讀變調。 兩個或兩個以上音節連在壹起時,構成壹個連讀單位,其中每壹音節(字)的聲調往往不同於該音節(字)單念時的聲調。 吳語的連讀變調現象為漢語族內最豐富的。 如同吳江全清與次清之間分調,從吳語部分地點(如蘇州)的連讀調規律中,可以看出吳語歷史上也有全濁與次濁分調的痕跡。這些痕跡是現時的單字調所不能顯示的。 補充: [編輯] 詞匯吳語有壹批保持古音、古義的常用詞語。如“許”(那)、“汏”(洗)、“囥”(藏)、“隑”(斜靠)、“廿”(二十)、“鑊子”(鍋子)、“弗”(不)。 第二、第三人稱代詞的詞根大多源自“汝/爾”、“渠(佢)”。 單數人稱標記多由古江東方言的“儂”(人)演變而來。 復數人稱標記多樣化,多數可上溯至端系的同源形式 [ta] 或 [ti](比較:粵語“哋”)。 表示定語與領屬的結構助詞、常用的量詞與陳述句語氣助詞同形,可上溯至見系的同源形式(相當於普通話的“的”與“個”,在陳述句的句末用得比普通話的“的”冗余)。 量詞較官話簡單,“隻”用得很多,如:壹隻牛、壹隻電腦、壹隻石頭。 [編輯] 語法吳語普遍具有普通話所沒有的存在體,如上海:渠勒門口頭立勒許。(他站在門口。) 許多地方有兼表完成體和持續體的助詞,形如[l- h-]或其簡略體(約相當於普通話的“著”)。 有結果體,用“脫”、“落”、“掉”等表示,如蘇州:只臺子壞脫哉。 話題句比普通話占優勢,如紹興:箇只電影我看過哉。 謂語動詞的修飾語常後置,如溫州:妳走先,我就來。 補充: 妳自己去看看吧: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B4%E8%AF%AD 希望是妳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