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神祗的“祗”怎麽讀?

神祗的“祗”怎麽讀?

祗,讀作:zhī。漢字基本字義是敬,恭敬。

神祗(zhī)是壹種錯誤的用法,沒有這個詞語,正確用法是神祇(qí)。

神祇釋義:

1、天神與地神。

2、謂司中、司命、風師、雨師。

3、泛指神靈。

擴展資料:

神祇形象:

1、自然神:

源於原始社會後期,將不可駕馭的自然體、自然力演化為神,在拜物教初期,直接將自然體,如火、雷、水、太陽等直接加以人格化,認為它們本身是具有意誌和具有生命,其後甚至對動物植物也加以神化,隨著人們抽象能力增強,神靈獨立於該自然物體的觀念則逐漸萌生。

2、社會神:

將社會現象或力量人格化,源於原始社會後期,是自然神的演化,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及社會結構復雜化、階級化,人不再是壹個單單的個體,社會力量也被認為是不可理解及不可駕馭的力量,如戰神、愛神、財神、地域守護神、行業神等。

3、家神:

是家庭的守護神,通常為供奉本家的祖先,信者認為祖先已成神,可守護家庭安穩,在這方面某程度上是部落神的類同,然而家神也有將家族分宗及標立家族獨特性的功用,不同部落神的是家神少有合並歸流。

4、部落神:

與部落起源或眾部落起源有關。

5、民族神:

是數個較大部落的部落神的合並體,或幾位同宗教的主神。民族的消滅也並非令該民族神消失,因為它有可能被其他民族吸收同化。

6、行業神:

也可以算是社會神的壹支,隨社會分工而產生,多與神話或各行的首創者、有功者有關,如中國的魯班、古希臘的阿耳忒彌斯等。

7、擬人神:

的觀念最早由希臘哲學家色諾芬尼(Xenophanes)提出,人類按照自己形象與本性而設想壹個神系,這被非泛指壹切神靈,而是指由信仰者加以完全擬人化的神。

主要有兩種,第壹種為古埃及的宗教,是壹種半擬人的過渡期,頭部為動物,而身體是人的神不勝枚舉,另外壹種全擬人的神最見於古希臘及古羅馬,如宙斯的神系中諸神皆有人的形象,也過著擬人的生活。

8、抽象神:

為沒可見形象的神,可指猶太教及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禁止為神造像及跪拜偶像,又例如中國古代對“天”的觀念相當抽象,近乎無人稱及無位格。

百度百科-祗

百度百科-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