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ng拼音的漢字是:能。
能(拼音:néng、nài)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熊壹類的野獸,這個意思後來寫作“熊”。
後來能假借為技能、能力的意思,又指有才能的意思。用作動詞,指具備某種能力。能還表示主觀上能夠,其後常跟動詞,如能行、能達到。由技能、能力引申,能在現代物理學上也指能量。
本義指熊,是壹種食肉類哺乳動物,頭大尾短,四肢粗短,腳掌大。《說文》:能,熊屬,足似鹿。因讀音相近(能,古音泥紐蒸部;熊,古音匣紐蒸部),能被假借為能力、才能的能。《書·大禹謨》:汝惟不矜(自大),天下莫與汝爭能。
由能力、才能義引申為有能力、有才能、勝任、善長、能夠、容許等義。《睡虎地秦墓竹簡》:及物之不能相易者。後能多用為借義,於是又用熊來表示它的本義,能則專用為借義了。能的基本讀音為néng;讀nái時指壹種三足鱉,《爾雅·釋魚》:鱉三足,能。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正韻》並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又《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又《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並音?。三足鱉。《爾雅·釋魚》:鱉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