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ke; shock; vibrate;
震
zhèn
名
(1)
(形聲。從雨,辰聲。雷、雨常常並作,故從雨。本義:雷,疾雷)
(2)
同本義 [thunders]
震,劈歷振物者。――《說文》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春秋》。孔穎達疏:“何休雲:震,雷也。電,霆也。”。
(3)
又如:震震(雷、鼓、車、馬等所發出的巨響);震厲(雷聲);震霆(轟雷,響雷);震雷(響雷);震響(震雷似的響聲)
(4)
八卦之壹。雷之象 [one of the Eight Diagrams]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易·說卦》。
(5)
又如:震宮(東方);震方(震位,震維。東方);震區(東方)
(6)
與天子有關 [imperial]。如:震位(指東宮,即“太子之宮”);震宮(太子所住的宮殿);震業(帝王的事業);震儲(皇儲,太子)
(7)
威勢;威嚴 [power and influence;prestige;dignity]
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國語·周語上》
畏君之震。――《左傳·成公二年》。
(8)
又如:震灼(威勢極盛);震肅(因懾於威勢而肅然)
震
zhèn
動
(1)
震動,物體自身動蕩或使物體動蕩 [shake]
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後漢書·張衡傳》
雷奔電泄,震天動地。――《水經註·河水》
以類天之震曜殺戮也。――《漢書·刑法誌》
震驚朕師。――《書·舜典》
余威震於殊俗。――漢·賈誼《過秦論》
內地為之震。――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2)
又如:震掉(顫動);震域(地震波及的範圍);震裂(物體因受震動而裂開);震主之威(指人威勢極為盛大,使君王畏忌不安)
(3)
震驚;驚懼;使驚懼 [fear;dread;shock]
願承閑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楚辭·九章·抽思》
簿者數內大使以震其君。――《韓非子·八奸》
權以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資治通鑒》。
(4)
又如:震汗(因驚懼而顫抖出汗);震怖(驚恐);震悸(驚怖恐懼);震懾(震懼。形容極害怕)
(5)
心動;激動 [(of heart) beat;excite]
若聽樂而震,觀美而眩,患莫甚焉。――《國語·周語下》。
(6)
又如:震憐(動情憐恤)
(7)
振興;振奮 [develop vigorously;rouse oneself]
莫不震疊。――《詩·周頌·時邁》
滯久而不震,生乃不殖。――《國語》。
(8)
又如:震奮(振作奮發);震發(奮發,奮起);震激(振作激發)
(9)
怒 [anger]
震於廷。――《太玄·釋》。範望註:“震,怒也。”。
(10)
又如:震恚(大怒,盛怒);震撲(怒而攻打);震憤(大怒)
(11)
地震 [have an earthquake]
八月丁酉,南宮極震。――《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震之所在。(地震所在的方位。)――《後漢書·張衡傳》。
(12)
又如:震中;震波;震級
震波
zhènbō
[seismic wave] 因震源的震動力所形成的力學波
震顫
zhènchàn
(1)
[tremor; quiver]∶顫動
老年期震顫
(2)
[flip]∶震動
槍炮轟鳴,震顫著大地
震旦
zhèndàn
[ancient Indian name of China] 古代印度人稱中國
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宋·沈括《夢溪筆談》
震蕩
zhèndàng
(1)
[shake]∶震動
雷聲震蕩著大地
(2)
[vibrate]∶處於動蕩狀態
震蕩不寧
震動
zhèndòng
(1)
[jolt]∶顫動
每次爆炸都受到猛烈的震動
(2)
[shake]∶使顫動
哭聲震動天地。――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3)
[shock]∶使人心裏不平靜
消息震動了全國
震耳
zhèn ěr
[earsplitting] 聲音高得或尖得令人難受
壹聲震耳的號聲
震耳欲聾
zhèn ěr-yùlóng
[deafening; make the ears tingle] 形容聲音大到快要把耳朵震聾了的程度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震古爍今
zhèngǔ-shuòjīn
[surpassing the ancients and amazing the contemporaries ― earthshaking] 形容成果輝煌或業績宏偉,遠遠超過古人,顯耀當代
震駭
zhènhài
(1)
[shake]∶震動
海內震駭
(2)
[horrify]∶震驚
人們被惡性搶劫案震駭了
震撼
zhènhàn
(1)
[shock]∶指心理受到強烈沖擊;憾動
自然科學上的發現震撼了歐洲人的普遍心理
(2)
[rock]∶使猛烈震動
炮兵部分演習的時候寂靜的農村被大炮的隆隆聲所震撼
震惶
zhènhuáng
[be in great terror; be frightened] 震驚而惶恐
百獸震惶。――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震級
zhènjí
[magnitude] 表示壹次地震大小的指標。是根據地震儀器記錄推算出來的
震驚
zhènjīng
(1)
[astound]∶令人震動而驚異
震驚中外
(2)
[jolt]∶震撼驚駭
局外人尤為震驚
震覺
zhènjué
[seismaesthesia] 通常指對物理震動的知覺
震例
zhènlì
[earthquake example] 發生地震的例證
震栗
zhènlì
[shiver] 恐懼戰抖
全身震栗;驚恐戰栗
震怒
zhènnù
[be enraged; be furious] 非常憤怒;盛怒
這消息使他震怒
震懾
zhènshè
(1)
[awe]∶使震驚恐懼
震懾敵人
(2)
[fear]∶震驚恐懼
內外朝臣莫不震懾。――《後漢書·任隗傳》
震情
zhènqíng
[condition of earthquake] 地震的情況
震天動地
zhèntiān-dòngdì
[shake the universe] 震撼著天,動搖著地。形容巨響或其勢盛大異常,不可遏止
機槍、步槍和手榴彈,震天動地地打起來了
震響
zhènxiǎng
(1)
[utter deafening sound]∶發出震耳的響聲
鑼鼓不停地震響著
(2)
[deafening sound]∶震耳的響聲
壹聲天崩地裂的震響
震搖
zhènyáo
(1)
[kick]∶迅猛有力的顛振、搖動
開動電源時,他就感到手中手鉆猛然震搖起來
(2)
[jounce]∶見“顛簸”
震音
zhènyīn
[tremolo] 樂音或交替的和弦音的快速反復而產生的顫抖效果
震源
zhènyuán
[focus of an earthquake; earthquake centre] 地震的發源地
震災
zhènzāi
[disaster caused by earthquake] 地震造成的災害
震中
zhènzhōng
[epicenter] 直接位於地震震源之上的部分地面,該處受的災害最重
震
zhèn ㄓㄣˋ
(1)
疾雷(霹靂)使物體振動:“~夷伯之廟”。~霆。
(2)
雷:“燁燁~電。”
(3)
巨大的力等使物體劇烈顫動:~撼。~蕩。~顫。~響。~動。聲~遐邇。
(4)
迅速或劇烈地顫動:地~。身子不由得壹~。
(5)
特指“地震”:~災。~源。~中。~級。~情。防~。抗~。余~。
(6)
驚恐或情緒過分激動:~驚。~怒。~駭。~懾。
〔~旦〕佛教經籍中的譯名,指中國。
鄭碼:FVGH,U:9707,GBK:D5F0
筆畫數:15,部首:雨,筆順編號:145244441311534
shake;shock;vibrate;
盛
fill; flourishing; popular; prosperous; vigorous;
盛1
chéng
(1)
放在祭器裏的谷物[grains in sacrificial vessel]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說文》
天子親耕以***粢盛。――《谷梁傳·桓公十四年》。註:“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2)
又如:粢盛
(3)
器皿,如杯、碗之類 [vessel]
旨酒壹盛兮。――《左傳·哀公十三年》。註:“壹器也。”
食粥於盛。――《禮記·喪大記》
(4)
春秋時國名 [Cheng state]。即郕。故址在今山東省寧陽縣東北
盛
chéng
(1)
把東西放進去 [laddle;fill]。如:盛水不漏(喻說理嚴密);盛飯
(2)
用勺舀或運送 [ladle]。如:給他自己盛湯
(3)
容納 [hold]。如:禮堂能盛三千人
(4)
[方]∶居住;生活 [dwell]
豹子溝我也不想盛了,盛夠了。――歐陽山《高幹大》
(5)
整飭;端正 [set to order]
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左傳》
另見shèng
盛器
chéngqì
(1)
[vessel]∶盛放東西的器具(如大桶、瓶子、罐、杯、碗)
(2)
[receptacle]∶接收或容納某種東西的物體
盛2
shèng
(1)
(形聲。從皿,成聲。(chéng)本義: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2)
旺盛;興盛 [flourishing; prosperous]
唐虞之際,於斯為盛。――《論語·泰伯》
國家之盛。――韓愈《送孟東野序》
物盛則衰。――《史記·蔡澤列傳》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
又如:盛古(指遠古興盛時代);盛族(名門望族);盛氣(氣勢旺盛);盛陽(旺盛的陽氣)
(4)
茂盛 [exuberant;luxuriant;thick]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白居易《遊大林寺》
(5)
又如:盛茂(茂盛)
(6)
豐盛 [rich]
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論語》
俯祭品類之盛。――王羲之《蘭亭集序》
(7)
盛大;隆重 [grand;magnificent]
官盛任使。――《禮記·中庸》。疏:“謂官之盛大。”
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8)
又如:盛作(猶大作);盛烈(盛大的功業);盛樂(盛大的樂曲);盛禮(盛大的禮儀)
(9)
眾,多;極充足 [abundant;plentiful]
盛,多也。――《廣雅》
民以殷盛,國以富強。――李斯《諫逐客書》
(10)
又如:盛多(眾多)
(11)
大,高,顯赫 [celebrated]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唐·韓愈《師說》
(12)
美好 [fine]
早有許多盛妝麗服之姬妾丫鬟迎著。――《紅樓夢》第三回
(13)
又如:盛心(深厚美好的情意);盛軌(美好的典範);盛則(美好的法則);盛美(美善;稱美);盛藻(華美的辭藻)
(14)
範圍廣大;廣泛 [popular;widespread]
唐人尚未盛為之。――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趙亦盛設兵以待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5)
又如:盛行;盛傳
盛
shèng
(1)
極力;表程度深 [greatly]
今又盛寒,馬無稿草。――《資治通鑒》
已而簡子至,求狼弗得,盛怒。――馬中錫《中山狼傳》
(2)
又如:盛酌(盛情款待);盛言(極力申說);盛推(極力推許);盛道(極力稱說);盛誇(極力誇大)
盛
shèng
(1)
極點;頂點 [zenith]
堯者,聖人之盛也。――王安石《九變而賞罰可言》
(2)
姓
盛
shèng
(1)
贊美 [praise]
盛夏後之致美。――張衡《東京賦》
(2)
又如:盛口(交口稱譽);盛尊(尊貴至極);盛介(盛價。對別人的尊稱);盛使(對對方辦事人員的敬稱);盛從(稱對方仆從的客套話)
(3)
撫育 [foster]
周公盛養成王。――《書·大傳·金縢》
(4)
又如:盛養(培育)
另見chéng
盛產
shèngchǎn
[teem with;abound in] 大量地出產
盛產魚蟹
盛稱
shèngchēng
[highly praise] 極力稱贊
盛稱太湖風光
盛傳
shèngchuán
[be widely spread;be widely rumoured] 廣泛流傳
這地區盛傳著他的英雄事跡
考試院部員張以寬,盛傳前日為學生架去重傷。――《“友邦驚詫”論》
盛大
shèngdà
[grand;magnificant] 規模大,儀式隆重
為慶祝國王誕辰舉行的盛大典禮
盛大宴會
盛德
shèngdé
(1)
[sublime virtue]∶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deep kindness]∶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盛典
shèngdiǎn
[grand ceremony;grand celebration]大規模的、隆重的儀式
開國盛典
盛服
shèngfú
[splendid attire] 華麗的服飾
子路盛服見孔子。――《荀子》
盛會
shènghuì
[grand gathering] 盛大的集會
良宵盛會喜空前!――柳亞子《浣溪沙》
盛極壹時
shèngjí-yīshí
[be in fashion for a time] 在壹段時間內極興盛、流行
[秋瑾]偕君入京師,因得識其夫同僚廉泉妻桐城 吳夫人芝瑛,文采昭曜,盛極壹時,見者鹹驚以為珊瑚玉樹之齊輝而並美也。――陳去病《鑒湖女俠秋瑾傳》
盛季
shèngjì
[peak season] 某種事物興盛的時期
捕魚盛季
旅遊盛季
盛景
shèngjǐng
[grand view] 盛大的景象;美麗的景色
盛舉
shèngjǔ
[a great undertaking;grand event] 大規模的、隆重的活動
***襄盛舉
盛開
shèngkāi
[be in full bloom] 形容花朵開得又多又好
玫瑰花盛開
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天山景物記》
盛況
shèngkuàng
[grand occasion]規模大、場面熱烈的情況
盛況空前
年月久,傳說多,登封臺讓妳想象帝王拜山的盛況。――《雨中登泰山》
盛名
shèngmíng
[great reputation] 很高的名望
盛名難副
盛年
shèngnián
[prime of life] 青壯年
失於盛年,猶當晚學
盛怒
shèngnù
[rage]大怒;狂怒
在盛怒中打了他的兄弟
盛氣
shèngqì
(1)
[be grand and heroic]∶意誌旺盛
惟盛氣也故豪壯。――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2)
[be in anger]∶蓄怒欲發的神態
太後盛氣而揖之
盛氣淩人
shèngqì-língrén
[overbearing;carry an arrogant air;bully others arrogantly] 以驕橫傲慢的氣勢壓人
盛氣淩人,目空壹切
盛情
shèngqíng
[great kindness]深厚的情誼
盛情難卻
盛世
shèngshì
[flourishing age] 安定興盛的時代
太平盛世
盛事
shèngshì
[great event]大事
亞特蘭大市的第26屆奧運會是國際體育界盛事
盛暑
shèngshǔ
[midsummer;sweltering summer hect] 大熱天;酷暑
隆冬盛暑,未嘗少閑
盛衰
shèng-shuāi
[rise and fall;glory and humiliation;prosperity and decline] 興勝和衰敗
盛衰榮辱
shèngshuāi-róngrǔ
[prosperity and decline; glory and humiliation] 興盛、衰敗、榮耀、恥辱,指人事發展變化的各種情況
盛衰榮辱全系於此壹役
盛衰興廢
shèngshuāi-xīngfèi
[rise and fall]興盛和衰微,指人事的發展興亡
盛夏
shèngxià
[the height of summer; midsummer]夏天最熱的日子
盛夏酷暑
農夫小民,盛夏力作。――宋·蘇軾《教戰守》
壹般得春景天,雨後,刮東風,才有海市。於今正當盛夏,豈不是空想?――《海市》
盛行
shèngxíng
[be rife] 大範圍的風行
小圓屋頂和壁燈盛行壹時
盛筵難再
shèngyán-nánzài
[Grand gatherings do not take place every day] 盛大的宴會難以再逢。比喻美景不可多得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盛顏
shèngyán
[looks in youth] 少壯時的容貌
盛顏當少歇,鬢發先老白
盛宴
shèngyàn
[grand banquet] 盛大的宴會;盛筵
舉行盛宴為金牌得主慶功
盛業
shèngyè
[great cause] 盛大的功業
盛業光於後世
盛意
shèngyì
[great kindness;generosity] 盛情;非常濃厚的情意
妳的盛意我心領了
盛譽
shèngyù
(1)
[great fame;high reputation]∶極高的榮譽或聲譽
享有盛譽的科學家
盛譽仁政
(2)
[highly praise]∶極力稱譽
盛贊
shèngzàn
[highly praise]給予高度的好評
來賓們盛贊這次盛大演出
盛饌
shèngzhuàn
[rich diet] 豐盛的飯食
有叨盛饌
盛裝
shèngzhuāng
[splendid attire] 華美的裝束
人們身穿節日的盛裝,匯集到天安門廣場
盛壯
shèngzhuàng
[strong] 精力充沛,身體健壯
他正當盛壯之年,正可以大展宏圖
盛1
shèng ㄕㄥˋ
(1)
興旺:興~。繁~。旺~。~世。~衰。茂~。全~時期。
(2)
熾烈:年輕氣~。~怒。~氣淩人。
(3)
豐富,華美:~產。~宴。~裝。
(4)
熱烈,規模大:~大。~況。~典。~舉。
(5)
廣泛,程度深:~傳(chuán)。~行(xíng)。~贊。~名。~夏。
(6)
深厚:~意。
(7)
姓。
鄭碼:HMYL,U:76DB,GBK:CAA2
筆畫數:11,部首:皿,筆順編號:13553425221
fill;flourishing;popular;prosperous;vigorous;
衰;
盛2
chéng ㄔㄥˊ
(1)
把東西放進去:~飯。
(2)
容納:~器。小桶~不下多少東西。
鄭碼:HMYL,U:76DB,GBK:CAA2
筆畫數:11,部首:皿,筆順編號:13553425221
fill;flourishing;popular;prosperous;vigorous;
衰;
簇
cluster;pile up;
簇
cù
(1)
(形聲。從竹,族聲。本義:小竹叢生)
(2)
同本義 [(of bamboolet) grow thickly]
簇,小竹叢生也。――《正字通》
(3)
叢集;聚集 [accumulate]
律中太簇,言萬物始簇而生。――《史記·獨斷》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4)
又如:簇集(聚集);簇帶(簇戴。成簇插載);簇合(集合,圍攏);簇行(積疊陳列果物於盤上)
(5)
圍著,擁著 [huddle]。如:簇捧(眾人圍隨,簇擁);簇饤(用果品或其他食物在盤中擺列的花樣)
簇
cù
通“蔟”。蠶山 [a bundle of straw]。如:簇箔(蠶吐絲時承蠶用的圓形竹器);簇蠶(讓蠶上簇作繭)
簇
cù
(1)
相當於“叢”密集的或長在壹塊兒但不粘在壹起的壹叢 [bunch;cluster;agglomerate head]
桃花壹簇開無主。――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2)
又如:壹簇鮮花;壹簇紅霞;壹簇房屋
簇
cù
很,全――表示程度 [very]。如:簇新(極新)
簇居
cùjū
[live closely together] 聚居
山窪裏簇居著幾戶人家
簇聚
cùjù
[gather] 簇集會聚
蜂擁簇聚
簇射
cùshè
[shower] 像陣雨般地傾註在某物上
簇生
cùshēng
[grow into clusters] 植物體或其壹部分聚集成團或成堆地生長
簇新
cùxīn
[brand new] 極新;全新
簇新的西裝
簇葉
cùyè
[umbrage] 樹或灌木的繁茂遮蔭的枝葉
在簇葉叢中歌唱
簇擁
cùyōng
[cluster round] 很多人緊緊圍繞著或衛護著
大家簇擁著要喜錢。――《儒林外史》
簇
cù ㄘㄨˋ
(1)
聚集,叢湊,或叢聚成的堆或團:~擁。~聚。~生。~居。花團錦~。
(2)
量詞,用於聚集成團的東西:壹~鮮花。
〔~新〕極新,常用來形容衣服。
鄭碼:MSMM,U:7C07,GBK:B4D8
筆畫數:17,部首:竹,筆順編號:31431441533131134
cluster;pile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