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東廂坦腹出自於哪個典故?

東廂坦腹出自於哪個典故?

《東廂坦腹》翻譯:

郗太傅在京口做官時,派人送信給王丞相,想找壹名女婿。丞相對送信人說:“妳到東廂房去,我的兒子們都在那。”門生去拜訪完畢,回去對郗太傅說:“王家諸位少爺都是壹表人才,聽說您來征婚,都衣冠楚楚,很是莊重,只有壹個人坦胸露腹躺在床上,不理不睬的。”郗公道:“就選這個人了。”派人去拜訪,得知是王丞相的族子,叫王逸少。於是便把女兒嫁給了他。

《東廂坦腹》賞析:

這則小品實則上寫活了郗鑒太傅、王導丞相和王家諸郎、王羲之。關鍵在於完全通過門人的視角發散出去再收斂起來,因而文字特別簡約清峻。壹層寫送書暗中選人,壹層寫匯報明裏交代選人經過,最後寫太傅訪之的結局,“所以把女兒嫁給這個人了”。寫人物動作是“床上坦腹臥”,寫郗公對話是“正此好”,三個字活龍活現地凸現了王羲之與他擇婿理想模式吻合後的意外喜悅之情。

啟示

世人稱女婿為“東床”,便是由這個典故而來。

選女婿是要看人才,看品性。有才華的人多狂傲不羈,所以羲之坦腹迎客;有氣質的人多真實穩重,所以羲之“如不聞”。郗太傅可謂慧眼認人。其實不只是選女婿,其他選拔人才也大多如此。然而現在卻有許多人選擇“繡花枕頭”,喜歡衣冠楚楚的矜持的人,而對有個性的視而不見。不知是時代進步了,還是眼光落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