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破鏡重圓文言文典故

破鏡重圓文言文典故

1. 破鏡重圓這個典故及釋義怎樣

破鏡重圓的典故來源:《本事詩·情感》中記載,南北朝末期,陳國後主陳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下嫁江南才子徐德言,夫妻二人極為恩愛。

陳國行將滅亡之際,樂昌公主被擄北上,眼看二人即將分別,公主遂將梳妝臺上的壹面銅鏡摔成兩半,與夫君約定:以後每年的正月十五在長安街市上沿街叫賣,以鏡為憑,直至找到對方的下落。陳國亡後,樂昌公主被楊素所得。

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歷盡千辛萬苦趕至長安,果見壹老頭叫賣半面銅鏡,遂取出自己半面與之對合,並題詩壹首讓老頭帶回。樂昌公主得知消息悲哭不止,水米不進。

楊素知其原委後深受感動,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令夫妻二人團聚。“破鏡重圓”壹詞即由此來。

這個典故的釋義:現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聚與和好。

2. 完整講壹遍徐德言“破鏡重圓”的典故

破鏡重圓這個成語故事是由華陰人、隋越國公楊素的壹段成人之美的佳話而來的。

楊素,字處道,在輔佐隋文帝楊堅結束割據,統壹天下,建立隋朝江山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僅足智多謀,才華橫溢,而且文武雙全,風流倜儻。在朝野上下都聲勢顯赫,頗著聲名。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楊素與文帝楊堅的兩個兒子陳後主叔寶的嬪妃、親戚,其中有陳叔寶的妹妹棗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也就是陳國的樂昌公主。

由於楊素破陳有功,加之樂昌公主才色絕代,隋文帝就亂點鴛鴦,將樂昌公主送進楊素中,賜為楊素小妾。楊素既仰慕樂昌公主的才華,又貪圖樂昌公主的美色,因此就更加寵愛,還為樂昌公主專門營造了宅院。然而樂昌公主卻終日郁郁寡歡,默無壹語。

原來,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備言兩心相知,情義深厚。陳國將亡之際,徐德言曾流著淚對妻子說:“國已危如累卵,家安豈能保全,妳我分離已成必然。以妳這般容貌與才華,國亡後必然會被掠入豪宅之家,我們夫妻長久離散,名居壹方,唯有日夜相思,夢中神會。倘若老天有眼,不割斷我們今世的這段情緣,妳我今後定會有相見之日。所以我們應當有個信物,以求日後相認重逢。”說完,徐德言把壹枚銅鏡壹劈兩半,夫妻二人各藏半邊。徐德言又說:“如果妳真的被掠進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將妳的半片銅鏡拿到街市去賣,假若我也幸存人世,那壹天就壹定會趕到都市,通過銅鏡去打問妳的消息。”

壹對恩愛夫妻,在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雖然劫後余生,卻受盡了離散之苦。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經過千辛萬苦,顛沛流離,終於趕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見壹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壹看半片銅鏡,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即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吃喝已罷,徐德言向老者講述壹年前破鏡的故事,並拿出自己珍藏的另壹半銅鏡。顫索索兩半銅鏡還未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聲……賣鏡老人被他們的夫妻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答應徐德言,壹定要在他們之間傳遞消息,讓他們夫妻早日團圓。徐德言就著月光題詩壹首,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詩這樣寫道:

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 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想到與丈夫咫尺天涯,難以相見,更是大放悲聲,終日容顏淒苦,水米不進。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他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府中上下都為徐陳二人破鏡重圓和越國公楊素的寬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嘆不已。在歡慶的感激之情。宴罷,夫妻二人攜手同歸江南故裏。這段佳話被四處傳揚,所以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壹直流傳至今。

3. 有誰可以告訴我“破鏡重圓”這個典故

成語出處:破鏡重圓

資料整理自《本事詩》

破鏡重圓不僅講述了壹個優美的愛情故事,更反映出古人成人之美的美德。

陳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是後主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才貌極為出色。徐德言當太子舍人的時候,正趕上陳朝衰敗,時局很亂的時期,無法保證國家和個人的安全。徐德言對妻子說:“以妳的才華和容貌,如果國家滅亡了,妳壹定會流落到有權有勢的富豪人家,恐怕我們會永遠分離。倘若我們的緣分沒斷,還能相見,應該有壹個信物。”於是徐德言折斷壹面銅鏡,夫妻兩人各拿壹半。他又同妻子約定說:“將來妳壹定要在正月十五那壹天將鏡片在街上出售,如果我見到了,就會在當天去找妳。”

等到陳朝滅亡了,他的妻子果然流落到越公楊素的家裏,楊素對她非常寵愛。徐德言流離失所,好不容易才來到京城。他於正月十五這天到市場上尋找,果然有壹個仆人模樣的老頭出售壹片壹半的鏡子,而且要價非常高,人們都嘲笑他。徐德言將老人帶到自己的住處,給老頭吃飯,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拿出自己那壹半鏡子和老頭賣的那半面鏡子合在壹起,並在鏡子上題了壹首詩:

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

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陳氏看到題詩以後,哭哭啼啼地不肯吃飯,楊素了解情況以後也非常傷感,派人將徐德言找來,決定將妻子還給他,並送給他們許多錢物。聽說這件事的人沒有不贊嘆的。

楊素設酒宴為徐德言和陳氏餞行,並叫陳氏也作了壹首詩:

令日何遷次,

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

方驗作人難。

然後陳氏和徐德言回到江南,壹直到白頭偕老。 成語出處:破鏡重圓

資料整理自《本事詩》

破鏡重圓不僅講述了壹個優美的愛情故事,更反映出古人成人之美的美德。

陳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是後主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才貌極為出色。徐德言當太子舍人的時候,正趕上陳朝衰敗,時局很亂的時期,無法保證國家和個人的安全。徐德言對妻子說:“以妳的才華和容貌,如果國家滅亡了,妳壹定會流落到有權有勢的富豪人家,恐怕我們會永遠分離。倘若我們的緣分沒斷,還能相見,應該有壹個信物。”於是徐德言折斷壹面銅鏡,夫妻兩人各拿壹半。他又同妻子約定說:“將來妳壹定要在正月十五那壹天將鏡片在街上出售,如果我見到了,就會在當天去找妳。”

等到陳朝滅亡了,他的妻子果然流落到越公楊素的家裏,楊素對她非常寵愛。徐德言流離失所,好不容易才來到京城。他於正月十五這天到市場上尋找,果然有壹個仆人模樣的老頭出售壹片壹半的鏡子,而且要價非常高,人們都嘲笑他。徐德言將老人帶到自己的住處,給老頭吃飯,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拿出自己那壹半鏡子和老頭賣的那半面鏡子合在壹起,並在鏡子上題了壹首詩:

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

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陳氏看到題詩以後,哭哭啼啼地不肯吃飯,楊素了解情況以後也非常傷感,派人將徐德言找來,決定將妻子還給他,並送給他們許多錢物。聽說這件事的人沒有不贊嘆的。

楊素設酒宴為徐德言和陳氏餞行,並叫陳氏也作了壹首詩:

令日何遷次,

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

方驗作人難。

然後陳氏和徐德言回到江南,壹直到白頭偕老。

4. 破鏡重圓出自哪裏,有什麽歷史典故嗎

破鏡重圓壹詞出自宋代李致遠寫的壹首詞《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涉及的歷史典故是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兩夫婦的愛情故事。

出處

宋代詞人李致遠,寫過壹首詞《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用來比喻失散多年的夫妻重歸團聚,或者感情破裂的夫妻重歸於好。

這的確是壹件很美好的事情,俗話說,久別勝新歡,分開多年,重新遇見或者感情破裂後,能夠重拾剛遇見的美好是壹件非常幸運的事。

典故

根據唐代孟棨寫的《本事詩·情感》壹文中記載:南朝滅亡之際,壹個叫徐德言的和樂昌公主害怕因為國家破裂兩個人走散,於是將壹面鏡子打破,兩個人各拿壹半,約定第二年正月十五日這壹天,在都市中賣鏡,到那時候兩個人就可以相見。

後來南朝滅亡,陳後主被當了俘虜,公主借宿越國公楊素家。到了約定的那壹天,徐德言到達了集市上,見到有賣半邊鏡子的,以為公主已經離世,不禁暗自傷感“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後來這首詩傳到了公主那裏,公主痛哭無比,越國公楊素於是召見徐德言,將其妻子歸還於他。後來,兩個人回到了南方相守壹生。

壹件美的緣分,需要珍惜,就像元稹詩中寫的那樣:“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唯有相守相知,才能白頭到老。

5. “破鏡重圓”的典故因哪倆人而來

見唐·孟棨《本事詩·情感第壹》。(“棨”音“起”,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來證明身分的東西。用木頭做成,像戟的樣子。) [釋義] 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聚。 [故事] 樂昌公主,是南朝陳的末代國君陳叔寶的妹妹。陳氏不僅姿容出眾,而且文才超人。她丈夫是陳的太子舍人徐德言。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十分恩愛。 徐德言觀察到當時社會上許多腐敗現象,預料陳朝很快就會發生大亂,他把自己的憂慮告訴了樂昌公主。陳氏心裏也很難受,她不敢設想他們夫妻以後會有什麽樣的遭遇,只是垂下了頭,心中悶悶不樂。徐德言轉身從梳妝臺上取來壹面銅鏡,把它壹劈為二。他把半塊銅鏡遞給陳氏說:“萬壹今後我倆失散,妳就讓人在正月十五拿著它上街去賣;如果我還活著,壹定會在這壹天去找它。只要看到這破鏡,就能設法和妳見面。” 果然,沒有多久,陳朝就被隋文帝滅亡了。滅陳有功的楊素,被封為越國公,並得到了許多賞賜,其中包括陳氏及女妓十四人。陳氏在楊素家裏,雖然過著豪華的生活,但她時時撫弄破鏡,心中始終惦念著徐德言。 再說徐德言在戰亂中避難到很遠的地方,後來為了尋找妻子,又設法回到京城,他租了壹間房子,暫且安頓下來。更深夜靜時,他獨自坐在燈下,凝視著半面銅鏡,思念妻子,等待正月十五這壹天的到來。 總算盼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壹早,徐德言用布把破鏡仔細包好,揣進懷裏,來到街上,在人群中尋找“賣鏡人”。他突然發現有壹個老人站在高處,手中拿著半面銅鏡高聲叫賣。四周圍著許多看熱鬧的人。大家七嘴八舌地在嘲笑:這個老頭莫非瘋了,半片破鏡居然要賣這麽大價錢,簡直比黃金做的還貴。徐德言好不容易擠進了人群。他從老頭手裏接過鏡子,思緒萬千,手也顫抖了,他對老人說:“賣給我吧。”周圍的人被德言這種舉動弄糊塗了。大家議論說:看來這個人也好象著了魔似的。 徐德言把老人請到了家了,擺上了飯菜,來款待他。德言自己卻不去動筷,而是把兩面破鏡捧在手中,看了又看。老人是越公府裏的老家人,他看到德言如此模樣,心裏也很受感動,於是就把陳氏如何吩咐他上街“賣鏡”的情形,壹五壹十地告訴了德言。德言縱有千言萬語,現在也不知說什麽好。他拿起筆來,寫了壹首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他把詩箋封好,交給老人,請他帶給陳氏。老家人把德言的詩箋交給了陳氏,並把前後情形點滴不漏地向她稟報了。陳氏聽著聽著,辛酸的眼淚奪眶而出,只覺得天昏地轉,幾乎要暈厥過去。 陳氏把詩箋攤在書案上,整天泣不成聲,壹連幾天,茶飯點滴不進。楊素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考慮了壹下,覺得還是把陳氏送還德言為好。他把德言請了來,讓陳氏隨德言回去,並送了他們很多禮物。德言和陳氏離開了越公府,決定回原籍安家。小舟在水中行進,兩塊破鏡在他倆手中重又拼成了壹面圓圓的明鏡,他們並排坐著,悲喜交集,感慨萬千,互相傾訴著分離後的痛苦和重又團圓的幸福。

記得采納啊

6. 歷史上“破鏡重圓”的故事

《兩京新記》卷三中,記載了這樣壹段情意綿綿、悲歡離合的故事。

南朝陳後主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才色冠代”,是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夫妻情義甚厚。南朝末代皇帝陳叔寶是歷史上出名的“全無心肝”的荒唐鬼。他不知稼穡之艱難,不理朝政,沈溺於酒色;揮金如土、窮奢極侈、湛緬荒淫,至使國庫空虛。朝中宦官們橫行不法,弄得人怨天怒,民不聊生。公元588年,隋文帝下令南伐,陳後主聞訊後還不以為然,依舊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縱酒賦詩不輟,自以為“王氣在此”。

身為駙馬的徐德言是個頭腦清醒的人物,他眼看隋軍兵臨城下,預料陳氏將亡,戰亂中家庭離散在所難免。不禁流著眼淚傷心地對樂昌公主說:“今國破家亡,必不相保。以子才色,必入帝王貴人家。我若死,幸無相忘。若生,亦可不復相見矣。雖然,***為壹信。”於是打破壹面銅鏡與公主各執壹半。接著與公主約定:“子若入貴人家,幸將此鏡合於正月望日市中貨之。若存,當留誌之,可蔔生死。”

公元589年,陳滅亡,兩人果然失散。樂昌公主被虜,隋文帝將公主賜給宰相楊素。樂昌公主“深為素所寵嬖,為營別院,姿其所欲。”到了正月十五,徐德言按預先約定的辦法,到都市長安探聽消息。此日,樂昌公主“已令閹奴望日賫破鏡詣市”,德言見壹仆人持半邊銅鏡,且要價甚高,便“引奴歸家,垂涕以告其故,並取己片鏡合之”,故然天衣無縫。此時的徐德言悲喜交集,題詩壹首: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得鏡見詩,悲愴留涕,因不能飲食”,楊素見公主“慘悴”,問明原委後,深受感動,將公主歸還德言,並“衣衾悉與之”。還設宴祝賀這對“破鏡重圓”的患難夫妻。席間公主在楊素的敦促下,吟詩壹首: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此詩委婉,淒愴動人,深刻地刻劃了公子當時左右為難,飲泣吞聲的處境。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壹則佳話。

對於公主這種尷尬的處境,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以《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為題,寫過壹首五言古詩,詩曰:

笑啼俱不敢,幾欲是吞聲。

遽遣離琴怨,都由半鏡明。

應防啼與笑,微露淺深情。

7. “破鏡重圓”的典故出自哪裏呢

成語“破鏡重圓”特指離異或離散的夫 妻重又團圓,如果把它用到別的事物上,就 會導致表意失當。

看例句: “科爾門”事件無疑讓科爾和東家阿森納 足球俱樂部的關系進入“冰河期”,但18日科 爾的經紀公司突然宣布,科爾已同阿森納在 原先合同的基礎上續約壹年 如今發生戲劇性的轉折,是否預示著科爾和阿森納已經 破鏡重圓? “破鏡重圓”的典故出自唐代孟柒《本事 詩?情感》。 據書中記載,陳朝太子舍人與 其妻樂昌公主十分恩愛,當時時局動亂,二 人擔心國破不能相保,便破鏡壹面,各執壹 半。

後來陳朝滅亡,夫妻二人流離失所,最 終得借破鏡重新團聚。後人遂用“破鏡重圓” 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聚與和好。

“破鏡重圓”壹詞的使用範圍僅限夫妻之間, 其他如親人(非夫妻)、朋友、同事等關系 的人團聚或和好都不能說成是“破鏡重圓”。 例句可用“盡釋前嫌”、“重歸於好”等詞語 代替。

有人用“破鏡重圓”形容每月十五時月 亮由虧轉盈,實屬望文生義,應註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