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有漂浮、廣泛等意思。
1、漂浮?~舟。~萍浮梗。沈渣~起。
2、透出;冒出?臉上~紅。~出香味兒。
3、廣泛;壹般地?~論。~指。
4、膚淺;不深入?浮~。空~。
5、泛濫?黃~區(黃河泛濫過的地方)。“氾”
泛,浮貌。從水,凡聲。與泛略同。與氾迥別。——《說文》。泛彼柏舟。——《詩·邶風·柏舟》
泛舟於河。——《國語·晉語》。註:“浮也。”壹曰泛齊。——《周禮·酒正》
泛齊,浮蛾在上泛泛然也。——《釋名·釋飯食》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孚梵切,音泛。水延漫也。
《孟子》泛濫於中國。《前漢·武帝紀》河水決濮陽,泛郡十六。
又《玉篇》普博也。《禮·少儀》泛埽曰埽。《疏》泛,廣也。大賓來,主人宜廣埽之。
《正義曰》論語,泛愛眾。泛是寬博之語,故知泛祭為遠散所祭,言其不***也。
又不定之辭。《楚辭·蔔居》將泛泛若水中之鳧。《前漢·賈誼傳》泛乎若不系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