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螞 蟻 的 基 本 特 征
螞蟻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
[拼音] mǎ yǐ
[英文名] ant
[字典解釋] 螞蟻,昆蟲名。多在地下做窩成群住著,種類很多。
[壹些方言]螞螞撇夫
螞蟻的住房潮濕溫暖的土壤。
螞蟻目前有21亞科283屬( after Bolton 2003 ) ( 主流沿用的是16亞科的分類系統和21亞科的系統相比,新的系統從猛蟻亞科中分出了若幹亞科)。螞蟻是人們常見的壹類昆蟲,很容易識別。壹般體小( 0.5mm-3mm ),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4~13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腹部第1節或1、2節呈結狀。有翅或無翅。前足的距離大,梳狀,為凈角器( 清理觸角用 )。為多態型的社會昆蟲.據估計,僅有大約半數的螞蟻——目前約為11700種壹壹被描述了。壹個更大範圍的螞蟻區系研究也有待進行。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由於各種螞蟻都是社會性生活的群體,在古代通稱“蟻”。據現代形態科學分類,蟻可分兩大種群:螞蟻類和白蟻類。
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最強的生物。
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7年,蟻後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壹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1年,甚至50多年。
螞蟻的外部形態分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螞蟻卵約0.5毫米長,呈不規則的橢圓形,乳白色,工蟻體細小,體長約2.8毫米,全身棕黃,單個蟻要細看才易發現。雄、雌蟻體都比較粗大。腹部肥胖,頭、胸棕黃色,腹部前半部棕黃色,後半部棕褐色。雄蟻體長約5.5毫米。雌蟻體長約6.2毫米。室內環境常見的有法老蟻Monomorium pharaonis L.等。
螞蟻的顯微照片螞蟻為典型的社會昆蟲,具有社會昆蟲的3大要素,即同種個體間能相互合作照顧幼體;具明確的勞動分工系統;且子代能在壹段時間內照顧上壹代。
另外要指出的,“白蟻”不是螞蟻,白蟻除壹樣具有社會外,在生理結構上和螞蟻有很大的差別。
生物的行為是指生物體進行的在外部可以察覺得到的有適應意義的活動。行為學就是研究這些活動的學科。形態和行為首先被人們註意,但是直到19世紀人們才獲得生物行為研究的理論武器和實驗手段。進化論學說將動物的行為提高到了適應性層次。
目前對生物行為的歸類非常混亂。從遺傳和發育的角度壹般將其分為先天行為和後天行為,也就是本能行為和學習行為。但這種分類方法並不常用,人們壹般按照行為的功能對其劃分,遺憾的是這種劃分方式並不嚴格,存在大量的重疊區域。
螞蟻的復眼顯微照片
螞蟻的型與分工:
螞蟻發育為完全變異形態。所有的蟻科都過社會性群體生活。壹般在壹個群體裏有四種不同的蟻型。
l.蟻後: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別是腹部大,生殖器官發達,觸角短,胸足小,有翅、脫翅或無翅。主要職責是產卵、繁殖後代和統管這個群體大家庭。
2.雄蟻:或稱父蟻。頭圓小,上顎不發達,觸角細長。有發達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職能是與蟻後交配。
3.工蟻:又稱職蟻。無翅,壹般為群體中最小的個體,但數量最多。復眼小,單眼極微小或無。上顎、觸角和三對胸足都很發達,善於步行奔走。工蟻沒有生殖能力。工蟻的主要職責是建造和擴大巢穴、采集食物、伺餵幼蟻及蟻後等。
4.兵蟻:兵蟻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雄蟻。頭大,上顎發達,可以粉碎堅硬食物,在保衛群體時即成為戰鬥的武器。
螞蟻建立群體,也是以通過婚飛方式兩性相識結交為起點。相識後壹見鐘情,在飛行中或飛行後交尾。“新郎”壽命不長,交尾後不久死亡留下“遺孀”蟻後獨自過著孤單生活。蟻後脫掉翅膀,在地下選擇適宜的土質和場所築巢。她“孤家寡人”,力量有限,只能暫時造壹小室,作為安身之地,並使已“受孕”的身體有個產房。待體內的卵發育成熟產出後,小幼蟲孵化出世,蟻後就忙碌起來。每個幼蟻的食物都由她嘴對嘴地餵給,直到這些幼蟻長大發育為成蟻,並可獨立生活時為止。當第壹批工蟻長成時,它們便挖開通往外界的洞口去尋找食物,隨後又擴大巢穴建築面積,為越來越多的家族成員提供住房。自此以後,飽受艱苦的蟻後就坐享清福,成為這個群體大家族的統帥。撫育幼蟻和餵養蟻後的工作均由工蟻承擔。但蟻後還要繼續交配,不斷產生受精卵,以繁殖大家族。它的壽命可長達15年。蟻巢有各種形式,大多數種類在地下土中築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並將掘出的物質及葉片堆積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狀,起保護作用。也有的蟻用植物葉片、莖稈、葉柄等築成紙樣巢掛在樹上或巖石間。還有的蟻生活在林區朽木中。更為特殊的是,有的蟻將自己的巢築在別的種類蟻巢之中或旁邊;而兩“家”並不發生糾紛,能夠做到和睦相處。這種蟻巢叫做混合性蟻巢,實為異種***棲。無論不同的蟻類或同種的蟻,其壹個巢內蟻的數目均可有很大的差別。最小的群體只有幾十只或近百只蟻,也有的幾千只蟻,而大的群體可以有幾萬只,甚至更多的蟻。
在我國華南壹帶的闊葉林中,還有壹種翹尾蟻,顧名思義,就是它那帶有螯針的尾端常翹起來,隨時準備進攻的樣子。它有種怪脾氣,經常與樹打交道。它喜歡用叼來的腐質物以及從樹上啃下來的老樹皮,再攙雜上從嘴裏吐出來的粘性汁液,在樹上築成足球大的巢,巢內分成許多層次,分別住著雄蟻、蟻後和工蟻,並在巢中生兒育女,成為壹個"獨立王國"。開始時壹樹壹巢,當群體過大,而且又有新的蟻後出生時,新蟻後便帶領部分工蟻另造新居。有時為爭奪領域,常展開壹場惡鬥。為了在樹上捕捉其他小蟲為食,它可用細長而有力的足在樹冠的枝葉上奔跑。如兩樹相距較近,為免去長途奔波之勞,它們能巧妙地互相咬住後足,垂吊下來,借風飄蕩,搖到另壹棵樹上去,搭成壹條"蟻索橋"。為了能較長久地連接兩樹之間的通途,承擔搭橋任務的工蟻還能不斷替換。樹上的食物捕盡,又結隊順樹而下,長途奔襲,捕捉地面上的小動物。獵物壹旦被擒獲,翹尾蟻便會用螯針註入麻醉液,使獵物處於昏迷狀態,然後拉的拉,拽的拽,即使是壹只超過它們體重百倍的螳螂或蚯蚓,也能被它們輕而易舉地拖回巢中。
人們從有這種蟻巢的樹下經過,可要十分小心。如驚動了它們,會傾巢出動,順樹而下或從空而降,進行攻擊,使妳遭受挨蜇之苦。大家可要小心螞蟻!!
蟻類的食性在不同亞科和不同種類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壹般可分為肉食性、植食性和雜食性。螞蟻在壹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都在辛勤地勞動。那麽到了嚴寒的冬天它們又到哪裏去覓食呢?它們是如何過冬的呢?原來聰明的螞蟻在入冬之前早有準備。它們首先搬運雜草種子,準備明年播種用;同時搬運蚜蟲、介殼蟲、角蟬和灰蝶幼蟲等到自己巢內過冬,從這些昆蟲身上吸取排泄物做為食料(奶蜜)。螞蟻為什麽知道冬天快來了呢?從現代科學的觀點看,螞蟻的這種本能是受它們體內的年生物鐘控制而起作用的,換句話說,它們是按照年生物鐘的運行規律做好越冬期食物儲備的。
與螞蟻互動形成的生物達到了驚人的程度。與螞蟻***生(symbiosis)的生物,或專性或間性,植物超過了52科465種(Jolivet 1996),動物則達到了數千種(Kistner 1982; H?lldobler & Wilson 1990),還有大量未知的真菌和微生物(Schultz & McGlynn 2000; Mueller et al. 2001)。
螞蟻正在使用著非凡的生存策略——種植真菌,收獲種子,放牧產蜜昆蟲,編制巢穴,合作捕食,社會性寄生,蓄奴——這些都極大地刺激著科學家和公眾的好奇心。
螞蟻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存活,其秘訣就在於它們生活在壹個非常有組織的群體中。它們壹起工作,壹起建築巢穴,使它們的卵與後代能在其中安全成長。
螞蟻有不同的類型,每壹類都有其專門的職責。蟻後產卵,大部分卵將發育成雌性,它們被稱為工蟻。它們負責建築並保衛巢穴,照顧蟻後、卵和幼蟲,以及搜尋食物。到了壹定的時候,雄蟻與新的蟻後會產生出來。它們有翅膀,從巢穴裏集群飛出。交配以後,雄蟻即死去,新的蟻後則開始領導起又壹個群體的生活。
在群體中,蟻後是最重要的成員。它是唯壹能產卵的。這意味著它是這壹群體中所有螞蟻的母親。工蟻餵養它,替它清潔身體,並將它的卵帶到另壹處去照料。
某些澳大利亞螞蟻將它們的工蟻作為壹種活的儲藏罐。當工蟻采集了大量的花蜜,即壹種源自花中的甜甜的液體,將它吞進體內、身體變得膨大起來之後,它們就將自身掛在巢穴的天花板上,壹直到有別的螞蟻需要食用它們體內儲藏的那些花蜜為止。
兵蟻正在林地上覓食。為搜尋食物,它們有時會在林地上排成長隊。它們總是很饑餓,因此幾乎會向任何東西發起進攻,有時甚至是大的哺乳動物。
不同的螞蟻吃不同的食物。收獲蟻吃種子,它們將種子收藏在地窖裏;而割葉蟻吃蘑菇,它們將葉片搬運到地下,用來培植蘑菇。有些螞蟻則貯存壹種叫蚜蟲的昆蟲,它們從蚜蟲體內抽取壹種含糖的物質作為食物,這同人類從母牛身上擠奶的方式非常相似。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證明,螞蟻在洞穴裏缺少糖份,對自己的生長發育很不好,為了能夠找到充分的糖份,所以螞蟻壹旦發現甜的東西,觸角就會自主的硬起來,這是螞蟻的壹個天性。
螞蟻是社會性很強的昆蟲,彼此通過身體發出的信息素來進行交流溝通,當螞蟻找到食物時,會在食物上撒布信息素,別的螞蟻就會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東西拖回洞裏去。
當螞蟻死掉後,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當有別的螞蟻路過時,會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螞蟻不會像活的螞蟻那樣跟對方交流信息(互相觸碰觸角),於是它帶有信息素的屍體就會被同伴當成食物搬運回去。
通常情況下,那樣的屍體不會被當成食物吃掉,因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壹窩的螞蟻都有自己特定的識別氣味,有相同氣味的東西不會受到攻擊,這就是同窩的螞蟻可以很好協作的基礎。
螞蟻在行進的過程中,會分泌壹種信息素,這種信息素會引導後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如果我們用手劃過螞蟻的行進隊伍,幹擾了螞蟻的信息素,螞蟻就會失去方向感,到處亂爬。所以我們不要隨便幹擾它們。
[編輯本段]螞蟻的堅持
螞蟻小而精悍,完美的生理構造使得它們能經受住種種考驗。為了能在變換不斷的環境中出發並回到蟻巢,沙漠箭蟻懂得利用太陽發出的偏振光回巢。而亞馬遜螞蟻通過記住視覺參照物來制定航向,而且這壹記,就是壹輩子,它們存儲眾多記憶後,再根據所到之處調出相關信息。螞蟻體內有壹套腺體,它們會用不同的化學物質傳達20多種意思。
螞蟻的頭部顯微照片“發現入侵者,全體螞蟻提高警惕。422師速去迎戰”
“各姐妹註意,各姐妹註意,前方有壹條毛毛蟲,請速去搬運。再播送壹遍,前方有….”
腹部的刮器則是對化學語言的壹種補充。刮器乃發聲器官,能摩擦發出振動信號,當壹對螞蟻排著整齊的隊伍在大街上耀武揚威的時候,從石頭裏傳來壹陣振動信號,原來是某蟻被壓在石頭下面了,霎時,群蟻齊推,某蟻獲救。這種信號也可用來向對方討要食物。
[編輯本段]螞蟻的藥用知識
藥名螞蟻
別名蟻、玄駒、昆蜉、馬蟻
漢語拼音ma yi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Formica fusca Linnaeus
2.Polyrhachis vicina Roger.
歸經肝;腎經
功效補腎益精;通經活絡;解毒消腫
科屬分類蟻科
拉丁文名Formica
中藥化學成分
1.絲光褐林蟻,全體含多種九碳到十九碳的飽和直鏈和支鏈烷烴,十三碳的不飽和烷烴,金合歡醇(farnesene),高金合歡醇(homofarnesene),甲酸(formic acid),多種遊 離氨基酸,R,S-3,4-二氫-8-羥基-3,5,7-三甲基異香豆精(3,4-dihydro-8-hydroxy-3-methylisocoumarin)。
2.擬黑多翅蟻,含以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m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和絲氨酸(serine)為主的多種氨基酸;硒,鍺等無機元素;維生素(vitamin)B1、B2、E、B12,粗蛋白,脂肪等。另外,還含油酸(ole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e),亞麻酸(linolenic acid)和亞油酸(linoleic acid)等多種脂肪酸。
3.赤蟻,全體含以十壹烷(undecane)為主的飽和及不飽和非偶數碳的烷烴。多種甲酸酯,以十六烷基甲酸酯(hexadecyl formate),含量較高,另含3-乙基-4-甲基戊酸甲酯(methyl3-ethyl-4-methylpentanoate),3-異丙基戊酸甲酯(methyl3-isopropyl pentanoate),3,4-二氫-8-羥基-3-甲基異香豆精(3,4-dihydro-8-hydroxy-3-methylisocoumarin)。此外,尚還遊離和結合的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及蛋白質等成分。
4.黃蟻,含多種揮發性成分,主要有十壹烷(undecane),十三烷(tridecane),十五烷(pentadecane),1-辛醇(1-octanol),龍腦(borneol),橙花醇(nerol),1-壬醇(1-nonanol),3-癸醇(3-decanol),3-癸酮(3-decanone),3-十二烷酮(3-dodecanone),已酸已酯(hexyl hexanoate),已酸辛酯(octyl hexanoate)。尚含脂肪酸(fatty acids),卵含糖蛋白,水解後可得D-甘露糖(D-mannose),D-半乳糖(D-galactose),D-葡萄糖(D-glucose),2-乙酰氨基-2-去氧-D-葡萄糖(2-acetamido-2-deoxy-D-glucose)。
另外,不同種螞蟻普遍含α-皮黃質(α-doradexanthin)。
主治腎虛頭昏耳鳴;失眠多夢;陽痿遺精;風濕痹痛;中風偏癱6;手足麻木;紅斑性狼瘡;硬皮病;皮肌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
生態環境營群體生活,常築巢於地下。
采收和儲藏采收時間應在婚飛之前進行。盡量選擇陰雨天,在蟻群大部分歸巢、數量集中時進行。要連螞蟻帶土背入布袋中帶走。然後過篩而取成蟻置於60℃水中迅速處死,晾幹。
資源分布
1.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
2.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
動植物形態
1.絲光褐林蟻,工蟻體長約13mm。全體漆黑,平滑有光澤,頭圓三角形。復眼1對,橢圓形,單眼3個,品字排列。觸角屈膝狀,12節。前胸背板甚發達,中胞背析較小。足3對,胸部和腹部相接處縮小成細柄狀。有向上的鱗片1枚;腹部5節。兵蟻與工蟻相似。雌蟻與雄蟻相似,均有翅,觸角細長,不呈屈膝狀。幼蟲頭胸部細小,腹部較寬,體黃白色,無足,蛹白色。
2.擬黑多翅蟻,體形較絲光褐林蟻小,工蟻體長約6mm,雄蟻體長6-7mm,雌蟻體長7-9mm。
生藥材鑒定性狀鑒別
(1)絲光褐林蟻,體長13mm左右,黑色,平滑,有光澤。前胸背板基發達,中胸背板較小,柄腹有1枚向上的鱗片。質脆,易碎,常有頭足缺損,5舔之有酸味。
(2)擬黑多翅蟻,體長4-5mm,黑色,胸部兩側有刺。質脆,易碎,常有頭足缺損,舔之有酸味。
功效分類補腎益精藥;通經活絡藥;解毒消腫藥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2-5g;或入丸劑;或浸酒飲。外用:適量,搗爛塗敷。
出處《中華本草》
文化詞解:螞蟻
[螞蟻的歷史]
想當年,它與恐龍為鄰
螞蟻是壹種十分古老的昆蟲,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億年前,大約與恐龍同壹時代。螞蟻不但常見而且種類繁多,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螞蟻約有9000種,估計全部種類應有12000-15000種,而我國至少有600種以上。
我國古代很早就有關於螞蟻的文字記錄,成書於漢代初期的《爾雅》中就有蚍蜉、蟻、打蟻、飛蟻等字,但這裏所指的蟻有的與白蟻相混。據考證,直至南宋羅願著《爾雅翼》(公元1174年)時,才把螞蟻和白蟻真正分開敘述。在公元前123年前後成書的《淮南子》就有蟻生活史的記述。其後《酉陽雜俎》、《太平禦覽》、《六收故》和《本草綱目》等歷代文獻,都記述了古人對螞蟻的觀察和認識。
螞蟻改變歷史,霸王死於斯
楚漢相爭之際,漢高祖劉邦的謀士張良用飴糖作誘餌,使螞蟻聞糖而聚,組成了霸王自刎烏江6個大字,霸王見此以為天意,嚇得喪魂落魄,不由仰天長嘆:“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乃揮劍自殺而死。漢家天下,螞蟻助成的故事從此流傳開來。而張良正是利用螞蟻嗜甜這壹習性,智取剛愎自用的霸王,可謂兵法妙用,棋高壹著定江山。
小小螞蟻幫妳著書立說——螞蟻哲學
《舊約聖經》中這樣寫道:“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可以得到智慧。”
美國學者吉姆·羅恩曾說:多年來我壹直給年輕人傳授壹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觀念——螞蟻哲學。我認為大家應該學習螞蟻,因為它們有令人驚訝的四部哲學。
第壹部:永不放棄,第二部:未雨酬謬,第三部:期待滿懷,螞蟻哲學的最後壹部:竭盡全力。這是多麽令人嘆服的哲學。
螞蟻竟然吃掉了壹支精銳德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德國的著名戰將“沙漠之狐”隆美爾節節敗退於蒙哥馬利元帥率領的英國軍隊之時,隆美爾為挽回敗局,派出壹支德軍精銳部隊長途跋涉,迂回穿越非洲原始叢林,直插英軍後方。然而在預定時間,隆美爾沒有收到他的愛將希姆如期發出的無線電波。
事後德國人終於明白了事情真相:他們的部隊,毀滅於非洲黑刺大腭蟻。這種螞蟻大如拇指,通常生活在中北非,每隔兩三百年有壹次集團性大爆發,數以億計的螞蟻聚集成群,浩浩蕩蕩地朝著壹個方向作長途遷徙,瘋狂地吞食壹切可食之物,只是,有壹個疑團他們始終無法破解:這麽龐大的蟻群,平時聚集在何處?在什麽情況下會突然出現?
編程用蟻
人們在研究螞蟻活動時發現,螞蟻個體之間在相互作用下產生了協調壹致的行為,盡管這些作用可能很簡單,僅僅是壹只螞蟻緊跟另壹只螞蟻留下的路線而已,但是它們合起來卻可以解決棘手的問題,例如從通往壹個食物源的無數條可能路徑中找出最短路徑。從壹群群居生物中產生出來這樣壹種集體行動被稱為群集智能。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正試圖運用群集智能完成種種任務。螞蟻的覓食方式引導人們找到壹種新的方法,從而為繁忙的通訊系統中的網絡通訊重選路由,獲得最佳的程序。
螞蟻的群居性
在孤獨的環境裏,螞蟻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們單獨在壹起,或者有時只是朋友少了壹些,它們就會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們的夥伴多到壹定的程度,才能使它們的某些機能開始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