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文言文裏的同源字的例子

文言文裏的同源字的例子

古代漢語:同源字、假借字與通假字

p-100聲符割取本義,引申義為取得。貨、眓、獲、膕。齲、闃、敺。

p-102肢、胑。

動量詞。 上古漢語中沒有動量詞,表動作的量,通常是把數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不用單位詞,表示今天“數量+動”形式的是“數+動”形式。動量詞產生於先秦—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於唐時期,穩固於元、明、清時期。動量詞的產生對漢語史是壹件大事,對漢語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上古漢語中沒有動量詞,表動作的量,通常是把數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不用單位詞,表示今天“數量 +動”形式的是“數+動”形式,如大家熟知的“三過家門而不入”、“七擒孟獲”、“七遇皆北”等。動量詞的產生對漢語史是壹件大事。由“數+動”到“數量+動”,這標誌著漢語詞類劃分的徹底完成,對漢語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漢字的表意屬性,造就了漢語表意的精確性。漢語中豐富的量詞幾乎沒有重樣的,這也成為漢語的壹大特色。動量詞產生得比較早,但發展得十分緩慢。從語料來看,絕大部分產生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它們幾乎都是由動詞演變來的,因此,… 

1241年,蒙古人在李格尼茲戰役中擊敗了大名鼎鼎條頓騎士團,將自命不凡不可壹世的歐洲騎士們的耳朵全部割下來,最後竟然裝滿了整整8個大布袋。事實上,蒙古軍隊的騎兵在任何時候都無法壹對壹地戰勝歐洲的重裝甲騎兵。歐洲重裝甲騎兵的長矛和重劍殺傷力遠大於蒙古騎兵手中的馬刀、長矛或狼牙棒。歐洲騎兵的馬也遠比蒙古馬高大。但蒙古騎兵的戰略戰術則是歐洲騎兵遠遠不及的。《歷史的細節》3《歷史的細節》2

說文base捕取也。從又從耳。《周禮》:“獲者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七庾切。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註』捕取也。幸部曰 。執、捕罪人也。從又耳。七庾切。四部。周禮。獲者取左耳。大司馬職。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偁周禮、又偁司馬法釋之。以說從耳之意。

 聝 guó 形聲。字從耳,從或(huò),或亦聲。“或”指“邊防巡邏”。“耳”指敵人耳朵。“耳”與“或”聯合起來表示“邊防戰鬥中擊殺入侵者,割下其左耳以表功”。本義:割敵左耳以記功。說明:古人用兩種辦法計算殺敵之功:出示敵人首級或敵人左耳。在敵人被殺的數量少的時候,用首級數量評定功勞。這就是“馘”;在敵人被殺的數量多時,用左耳代替首級計功。這就是“聝”。

《廣韻》《韻會》古獲切《集韻》骨或切《正韻》古伯切,?音蟈。《玉篇》截耳也。《說文》軍戰斷耳也。《詩·大雅》攸馘安安。《註》軍法,獲而不服,則殺而獻其左耳。《禮·王制》以訊馘告。《註》訊是生者,馘是死而截耳者。《爾雅·釋詁》馘,獲也。《註》今以獲賊耳為馘。又《五音集韻》呼狊切,音洫。面也。《莊子·列禦?》槁項黃馘。 《說文》本作聝。《字林》截耳則作耳旁,獻首則作首旁。 又葉況壁切,音翕。《詩·魯頌》矯矯虎臣,在泮獻馘。葉上德服。漢典 考證:〔《說文》軍戰斷首也。〕 謹照原文斷首改為斷耳。

馘,軍戰斷耳也。春秋傳曰:“以為俘馘。——《說文》馘,獲也。——《爾雅》攸馘安安。——《詩·大雅·皇矣》以馘馘告。——《禮記·王制》俘二百八十人,馘百人。——《左傳》

矯矯虎臣,在泮獻馘。——《詩·魯頌·泮水》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從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為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又《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又《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誌》?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又《集韻》《韻會》《正韻》?此茍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又《正韻》索也。《詩·小雅》如酌孔取。《箋》謂度所勝多少。

又《六書本義》?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又《古文奇字》朱謀?曰:古文取,疑當從與聲。人與而我取也。明趙捴謙撰。捴謙原名古則,餘姚人。宋秦悼惠王之後。明初徵修《洪武正韻》,持議不協,出為中都國子監典簿,罷歸。尋以薦為瓊山縣教諭。事跡具《明史·文苑傳》。焦竑《筆乘》稱其字學最精,行世者惟《六書本義》及《學範》六篇。《學範》蕪雜,殊無可取。是編《六書論》及《六書相生》諸圖,大抵祖述鄭樵之說。漢語的造字方法——“六書”本義

其三,關於凱旋、獻捷、殞命之禮。戰爭勝利,凱旋而歸,並舉行盛大儀式相互慶賀,這是每次戰後必要的程序。《司馬法·天子之義》:“得意則凱歌,示喜也。”軍隊班師後,國君登上專門修建的高臺,答謝百姓的辛勞,並舉行儀式,宣布偃武修文、休養生息,表示人們從戰爭時期又走向了和平時期。“偃伯靈臺,答民之勞,示休也。”[23]就是說的這種禮儀。凱旋後,壹般還要舉行獻捷儀式,《說文·又部》引《司馬法》曰:“載獻職”,獻即大獻之禮,“王師大獻則令奏凱樂”[24]。職,又作馘,截耳之意,古代戰爭中以割取敵人的左耳朵作為記功的依據,班師回營,舉行獻俘獻捷儀式,將士以獲取敵人耳朵數量的多少論功之高下,進行行賞,這是古軍禮的重要內容之壹。

載獻聝,聝者耳。〔〈說文.耳部〉〕

殞命之禮即俘獲戰敗國國君時舉行的禮儀。《國語·晉語》:“靡笄之役也,郤獻子伐齊。齊侯來,獻子以得殞命之禮。”敵國雖敗,國君還是國君,戰勝之將要以臣禮視之,不忍加以屈辱,以示尊貴之義。行此禮時,戰勝方要將顯示威武的旗幟收起來,司馬官手持酒杯向戰敗國國君行拜禮,《左傳·成公二年》正義引《司馬法》曰:“其有殞命,以行禮如會,所用儀也。若殞命,則左結旗,司馬授飲,右持苞壺,左承飲以進。”這種禮儀,反映了春秋時期人們的君臣觀。

《司馬兵法》的成書、流傳及文化價值 仝晰綱

古漢語之假借與通假 198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王力說:“凡音義皆近,音近義同,或義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這些字都有同壹來源。”同源字“在原始的時候本是壹個詞,完全同音,後來分化為兩個以上的讀音,才產生細微的意義差別。有時候,連讀音也沒有分化(如“暗、暗”) ,只是字形不同,用途也不完全相同罷了。”

由於古音學研究在清代取得了重大突破。清代經學家、小學家發現了聲與義同源的奧秘,人們就不再局限於從字形上探求詞義,而轉向從語音上、語源上探求詞義。以前的小學家大多認為造字時“義寄於形”,因而解詞時“因形釋義”。清代學者發現了“聲義同源”,因而釋詞時“因聲求義”。同源字是有同壹語音來源、同時產生或先後產生的、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同源字有音和義兩個要素,判斷同源字也要有兩個依據,壹是古音相同或相近,所謂相近必須聲同韻近,或韻同聲近,或聲韻皆近。壹是要有古代的訓詁材料證明義同或義近,就是要有書證,不能憑空臆斷。

例如:“支、枝、肢、胑”是同源字。第壹,它們古音相同,說明有壹個***同的語音來源。第二,它們意義相同、相近,有壹個基本詞“支”,“枝、肢、胑”都是在“支”的基礎上分化派生的, 而且有古代訓詁材料為證。《說文》:“支,去竹之枝也。”又:“枝,木別生條也。”徐灝《說文解字註箋》:“支枝古今字,幹支猶 枝也。”《詩·大雅·文王》:“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左傳·莊公六年》作“本枝百世”。“支、枝”本來是同壹個詞,後來意義分化,分支用“支”,樹枝用“枝”。《說文》:“胑,體四胑也。從肉,只聲。肢胑或從支。”“肢”是“胑”的或體,即“肢、胑”是異體字,後來通用“肢”。《玉篇》:“胑,體四胑,手足也。”《孟子·盡心下》:“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字本作“支”。《後漢書·西羌傳》:“頭顱斬落於萬丈之山,支革判解於重崖之上。”李賢註:“支謂四支。”四支即四肢。正由於“支、枝、肢”是同源字,古人經常通用,就使得對同壹句話,各人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舊註對“折枝”有三種不同的解釋:折取樹枝,彎腰鞠躬,按摩身體。前壹種釋為樹枝,後兩種釋為肢體。性壓迫下的歷代娼妓秘聞

“支、枝、肢”是字形有聯系的同源字,字形沒有聯系也可能是同源字。

例如:“回”和“還”。“回、還”古聲同屬匣母,“回”古韻在灰微

部,“還”古韻在元桓部,“回、還”古韻旁對轉,仍是聲同韻近,有***同

的語音來源。“回、還”是同義詞。《說文》:“回,轉也。”《荀子·儒

效》:“圖回天下於掌上而辨白黒。”楊倞註:“回,轉也。”《國語·吳

語》:“將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韋昭註:“還,轉也。”《史記·李將軍

列傳》:“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張守節正義:“還,謂轉

也。”《漢書·淮陽憲王欽傳》:“不意大王還意反義,結以朱顏。”顏師

古註:“還,猶回也。”“回、還”音近義同,是同源字。

同源字不同於通假字。同源字和通假字雖然都具有音同、音近

的特點,但前者是因為“音義同源”,同源字之間有壹個中心意義貫

通,語音有壹個***同來源;後者是因為“借字標音”,借用壹個音同、音

近的字表示與該字毫不相關的另外的意義。同源字屬於詞匯學、詞

義學、詞源學的範疇,通假字屬於文字學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