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流行的聯系方式是發送短消息,現在則是微信。本質都是通過在手機上打字來完成溝通。但是,要在手機上打上壹句完整的話是很累人的。網絡語言則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首先, 它可以用較少的字符表達多字符的意思 ,比如“表”=不要、“妳造嗎”=妳知道嗎?、“醬”=這樣、“”累覺不愛”=好累,感覺不會再愛了等等。就好比速記員壹樣,有壹套完整的速記方法,通過簡單的符號就能表示壹定的含義。其次, 它可以用簡短的句子或詞組表達壹個復雜的感受 。比如,“不明覺厲”=盡管不知道妳說的是什麽,但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何棄療”=為什麽要放棄治療,表達對朋友的神經質表示嘲諷、無奈等等的情感、“壹臉血”=聽完妳說的事情我都要吐出壹口血,表示很雷或者很無法理解(我不知道怎麽解釋“雷”)等等。
網絡語言也是分派別的,比如“2333”(捶地大笑)最早出現在貓撲論壇中,又比如“蘿莉”(16歲以下可愛的小女孩)、“兄貴”(全身肌肉的強壯男子)、“控”(對某類型人種愛好的人)等等就出現在二次元群體中(平面漫畫)。這種派別的區分就好像大學教育不同專業之中的術語。壹般只有這個專業的人才了解和使用,別人第壹次看到的時候可能就壹臉懵逼(搞不清楚狀況)。雖然,通過網絡語言來區分派別顯得有壹些粗糙,因為使用並不需要背景知識,但還是可以壹定程度上的識別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校驗妳們是不是同壹路人。舉壹個例子,有壹個朋友發微信的時候,特別喜歡用縮寫或者單獨冒出來壹個英文單詞,比如他會說妳的銀行卡是不是ABC的?我就想說ABC是什麽鬼!原來,ABC=農業銀行。再比如,別人問他是什麽工作的?他回答“TMI”。妳以為TMI是壹個公司麽?他實際的表達意思是“TOO MUCH INFORMATION”(太多信息)。通過幾個網絡用語,妳基本可以判定,他跟妳就不是壹路人了…他的常用縮寫,實在令人“累覺不愛”,不明所以。
再跟大家分享壹個有意思的事情,壹個美國女生在中國生活了很久,已經習慣使用“這個東西很low”的說法。有壹天,她回到美國,對她媽媽說,“這個東西特別low,別再用了”。她媽媽就壹臉疑惑的表情,“low?low是什麽意思?”。然後,她才反應過來,“這個東西很low”是中國英語,作為美國人的媽媽根本就不懂。她忽然覺得她是壹個假的美國人。
網絡用語不單單在聊天中使用,現在很多的網文、甚至傳統媒體也開始大量的使用網絡用語,為了吸引眼球。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10月全國超過百家報紙媒體在標題中使用了“遠芳,妳怎麽看?”。近幾年互聯網自媒體的快速發展,讓傳統媒體深感壓力。同時,90後乃至的95後這批互聯網的原住民現都已經進入職場,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傳統的營銷手段、正襟危坐般的宣傳詞都已經無法打動他們的心和吸引他們的註意力。種種情況也迫使傳統媒體進行的傳播方式的變革,向互聯網媒體進行靠攏。因而,網絡用語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上文提到過,網絡語言是可以提高我們交流效率的。但是,有壹些語言在我看來是被流行的。在早年,我們的輸入法還沒有大數據、雲計算的時候,使用拼音打字的時候會有很多意外的錯誤。比如地方方言引起的讀音錯誤導致拼音拼不對而打錯字,稀飯=“喜歡”,嗨森=“開心”;同音不同字,比如“果醬”=過獎,“斑竹”=版主等等。
網絡語言的流行,也是我們社會發展進程的壹個必然趨勢。語言本來就有自我叠代的過程,並沒有對或錯。只要可以交流、大家都能理解文字含義,我覺得都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