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壹氓的氓字讀音為máng或méng。
“氓”讀[méng],[máng]。出處:《國風·衛風·氓》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原文節選: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康熙字典:
《唐韻》武庚切《正韻》眉庚切,?音盲。《說文》民也。《詩·衞風》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石經註疏》作甿。甿與氓通。《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以田裏安甿,以樂昏擾甿,以土宜敎甿稼穡,以興耡利甿,以時器勸甿,以彊予任甿。《鄭註》變民言甿,異外內也。甿猶懵。懵,無知貌也。
又《旅師》凡新甿之治,皆聽之,使無征役。《註》新甿,謂新徙來者也。○按此則氓本同甿,《長箋》以氓為民,?為民田,分為二,非是。又《集韻》謨耕切《韻會》謨盲切,?音萌。義同。又通作萌。《前漢·劉向傳》民萌何以戒勉。《註》萌,與甿同。又《楊愼·經說》氓從亡從民。流亡之民也。
引《周禮》新甿之治,註:新徙來者。○按氓與民音別義同。從亡者,言民易散難聚,非專屬新徙之民而言。《周禮》註:新徙來者,釋新義,非釋甿義。遂人之安氓、敎氓,氓猶民也,非皆他國新徙之民謂之氓也。《孟子》受廛為氓,猶受廛為民,天下之民皆願為氓,猶皆願為民也。楊說迂泥。
擴展資料:
《衛風·氓》是壹首上古民間歌謠,以壹個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說了其情變經歷和深切體驗,是壹幀情愛畫卷的鮮活寫照,也為後人留下了當時風俗民情的寶貴資料。這是壹首短短的夾雜抒情的敘事詩,將壹個情愛故事表現得真切自然。
詩中女子情深意篤,愛得坦蕩,愛得熱烈。即便婚後之怨,也是用心專深的折射。真真好壹個善解人意、勤勞聰慧、果敢率真、通情明義的鮮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