稈讀拼音:gǎn。
稈是壹個漢字,基本意思是稻草或麥桿。這個字源於古代農業社會,人們種植稻谷和麥子,收獲後,將它們捆紮起來,形成稈。
在古代,稈是農民們常用的燃料,可以用來生火取暖或烹飪食物。同時,稈還可以用來制作草席、草墊等生活用品。在現代社會,隨著能源形式的多樣化,稈的使用已經不如以前那麽普遍,但在壹些農村地區,人們仍然使用稈來生火或制作草墊。
除了作為燃料和生活用品外,稈在農業上還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稻草可以用來制作稻草人,用於驅趕鳥類和防止它們啄食農作物。另外,壹些動物的飼料中也包含稻草或麥稈,它們是這些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之壹。
總的來說,“稈”是壹個代表著古老農業文明的字眼,它曾經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即使在現代社會,稈仍然在某些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字部稈康熙筆畫:8部外筆畫:3《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旱切,音笴。同稈。《左傳·昭二十七年》或取壹秉稈焉。《註》秉,把也。稈,槀也。
稈《集韻》古旱切,音笴。與桿同。《博雅》稻穰謂之稈。《說文》禾莖也。引春秋傳:或投壹秉稈。今左傳昭二十七年作或取壹秉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