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阿卡德人的歷史和寫作

阿卡德人的歷史和寫作

早在公元前2600年,古代阿卡德語就被保存在泥板上。它是用從蘇美爾人那裏學來的楔形文字寫在濕泥板上的。阿卡德文士使用的楔形文字可以表示為:1。蘇美爾語縮寫(即代表完整單詞的象形文字);第二,蘇美爾語音節;三、阿卡德聲音節;第四,音補。但在阿卡德語中,這種文字幾乎完全變成了壹種表音文字,楔形文字原有的語素字變成了次要的。但“神”、“廟”等常用詞的象形文字仍在使用。所以,安這個符號壹方面可以代表伊路姆(神)這個字的象形文字,另壹方面又代表了阿奴神,甚至還有音節-安-。此外,這個符號也被用作上帝名字的限定詞。

楔形文字在很多方面不適合阿卡德語,缺點包括無法表達閃米特語的重要音素,包括聲門閉鎖、喉音、重音輔音等。另外,楔形文字是輔音元音* * *組成壹個書寫單位的音節書寫系統,這種書寫系統往往不適合有三重輔音詞根的閃米特語。根據地理分布和歷史時期,阿卡德語分為以下幾個分支:

古代阿卡德人,公元前2500年至1950年的巴比倫人/亞述人,公元前1950年至1530年的巴比倫人/亞述人,公元前1530年至1000年的巴比倫人/亞述人,公元前100年的亞述人。青銅時代中期(古亞述和巴比倫),阿卡德語幾乎取代了蘇美爾語,蘇美爾語被認為是在公元前18年滅絕的壹種活語言。

古代阿卡德語壹直使用到公元前3世紀,不同於巴比倫語和亞述語,最終被這些方言取代。到公元前21世紀,巴比倫語和亞述語這兩種將成為主要方言的語言很容易區分。巴比倫語及其密切相關的馬裏語顯然比古亞述方言及其遠親埃布拉語更具創新性。所以像魯-普魯斯(我來決定)這樣的形式取代了更古老的拉-普魯斯,首先進入巴比倫語(即便如此,還是比阿卡德語古老)。另壹方面,亞述語也發展了壹些新的特點,如“亞述元音和諧”(不等於突厥語和芬蘭語)。Ebra就更老了,比如它隨時保持活動偶數,以及遞減數和性的關系代詞。這些特征在古巴比倫已經消失了。

巴比倫語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典之壹《漢謨拉比法典》的語言。(參見Urnamu代碼)

巴比倫/亞述中期開始於公元前16世紀。開始的標誌是大約公元前1550年卡克西特人入侵巴比倫。統治了300多年的卡斯特人放棄了自己的語言,改用阿卡德語,但對阿卡德語影響不大。在其發展的巔峰時期,巴比倫語曾是包括埃及在內的整個中東地區的書面外交語言。這壹時期,大量來自西北閃米特語和朱利安語的借詞進入阿卡德語,但這些詞的使用僅限於阿卡德地區的邊緣。

青銅時代晚期(阿瑪納時代),中亞述語曾是中東大片地區的通用語。新亞述帝國時期,新亞述語開始成為朝臣的語言,被古阿拉姆語邊緣化。在阿門尼德的統治下,阿拉姆語繼續繁榮,古亞述語繼續衰落。古亞述語的最終消亡發生在希臘化時期,當時它被以阿提卡方言為主的希臘湯加語進壹步邊緣化,而新亞述楔形文字在帕提亞時代被用作文學傳統。已知最新的巴比倫楔形文字泥板是公元75年的天文文獻。最後的亞述文獻可以追溯到3世紀。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和土耳其的亞述人所說的現代亞述語(新阿拉姆語)中保留了壹些阿卡德語詞匯和許多名稱,並保存至今。

古亞述語也是在公元前二千年發展起來的,但因為是純通俗語言(國王用巴比倫語書寫),所以至今保存了罕見的長文獻。公元前1500年以後的亞述人稱為中亞述人。

公元前壹千年,阿卡德語失去了作為通用語的地位。起初,大約從公元前1000年開始,阿卡德語與阿拉姆語並駕齊驅。在文獻手稿中,可以發現阿卡得語被用在泥板上,而書記員用亞拉姆語寫在紙莎草和皮革上。在這壹時期之後,形成了新的巴比倫語和新的亞述語。當亞述王國在公元前8世紀崛起為主要強國時,新亞述語變得更加流行,但在公元前612年尼尼微陷落後的十年內,完全用新亞述語書寫的文獻消失了。

在波斯征服美索不達米亞和王國結束後,僅以新巴比倫語形式存在的阿卡德語作為壹種流行語言消失了。然而,該語言的書面形式仍在使用,即使在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領導的希臘入侵後,阿卡德語仍是書面語言的競爭對手。但是阿卡德人的口語很可能在這個時候已經消亡了,至少很少被使用。可以確定的最新阿卡德文獻是公元壹世紀的。